行业新闻

科技论文的格式和要求

2017年09月14日 | 作者: admin | 分类: 行业新闻

科技论文格式是指科技论文的组成部分和排列次序。主要包括:标题(必要时可有副标题),作者信息(含作者署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地址和邮编),摘要,关键词,论文部分(由引言、正文、结论等组成),参考文献等。

1、标题

标题即题名、题目、命题等,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摘、索引或提录等情报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拟定题名的要求:准确、简明、恰当、完整。

1.1准确性

准确性要求是题名必须恰如其分地反映研究的范围和深度。例如“C0SM0SF10works在阀门流体分析中的应用”的题名,它既反映了研究的范围(阀门流体分析),又体现了研究的深度(应用了C0SM0SFl0Works软件)。事实上,一些科技工作者在拟定题名时,有时出现如下问题:一是题名空洞,内容缺乏针对性,无法反映研究的范围。如:“热处理电阻炉的设计”这一题名,使读者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之感,因为热处理电阻炉本身就是宽泛名称,即使为了实现控制材料的服役性能要求的某种类型的热处理电阻炉,还有多种型号。二是不注意研究现状,有意无意地拔高题名的深度。如题名“浮游法在铝合金液中除渣机理的研究”,笔者之所以认定提名深度被有意无意地拔高,是因为浮游法在铝合金液中除渣机理早已被铸造工程技术专家从理论和技术层面搞得~清二楚。三是题名一般化,深度难以界定。从“;中模的安全技术探讨”题名中可见一斑。

1.2简洁性

简洁性是指在能够准确反映、清楚表达“最主要的特定内容”的前提下,题名字数越少越好。GB7713—87规定,题名“一般不超过2O字”。从简洁性要求来看,一是尽可能删弃多余的词语,如“提高硫印效果的分析研究”,一般可删去“分析”、“研究”这两个词语中的一个:二是避免将同义词或近义词连用,如“提高5CrMnMo热锻模服役寿命的研究和探讨”,“研究”和“探讨”在题名中同时出现,由于表述的意思相近,所以应避免:三是当题名不易简洁时,可以采用主题名(表示论文的中心内容或论点)和副题名(表示论文的中心内容或论点涉及的范围)的办法处理。例如:主题名为“构筑军工企业的安全数字城堡”;副题名为“——记2008年军工企业数据中心建设研讨会”。可见副题名对主题名的内容起一种限制作用。

1.3鲜明性

鲜明性的作用使了解专业的读者一目了然。例如:题名为“基于三维设计的BOM自动提取技术”,内行看了题名就知道“门道”。总之,准确性、简洁性、鲜明性是科技论文题名应具备的基本属性,此外题名的文字组织应做到结构合理,选词准确,详略得当,语序正确,符合现代汉语语法。

2、作者信息

作者信息包含作者署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地址和邮编等。

2.1署名的目的

署名即向社会声明。署名表示作者对该作品拥有了著作权,任何个人和单位不能侵犯。署名表示文责自负的承诺。署名便于读者同作者联系。当作者在两人以上(含两人)署名的排序,宜采用如下范式:李宏图,展翅飞…。

2.2工作单位名称、地址和邮编

上述信息要求居中书写在署名的下方,工作单位名称常采用的范式:(1.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机械技术系江苏无锡214121;2.无锡五五九厂,江苏无锡214035;)

3、摘要

摘要又称概要、内容提要。摘要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其基本要素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具体地讲就是研究工作的主要对象和范围,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得出的结果和重要的结论,有时也包括具有情报价值的其它重要的信息。

3.1摘要的功能

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并且拥有与文献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对~篇完整的论文都要求写随文摘要,摘要的主要功能有:①让读者尽快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以补充题名的不足。现代科技文献信息浩如烟海,读者检索到论文题名后是否会阅读全文,主要就是通过阅读摘要来判断:所以,摘要担负着吸引读者和将文章的主要内容介绍给读者的任务。②为科技情报文献检索数据库的建设和维护提供方便。论文发表后,文摘杂志或各种数据库对摘要可以不作修改或稍作修改而直接利用,从而避免他人编写摘要可能产生的误解、欠缺甚至错误。③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和Internet网的迅猛发展,网上查询、检索和下载专业数据已成为当前科技信息情报检索的重要手段,网上各类全文数据库、文摘数据库,越来越显示出现代社会信息交流的水平和发展趋势[21。同时论文摘要的索引是读者检索文献的重要工具。所以论文摘要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论文的被检索率和被引频次。

3.2摘要的分类

按摘要的不同功能来划分,大致有如下三种类型:(报道性摘要,是指明一次文献的主题范围及内容梗概的简明摘要,相当于简介。报道性摘要一般用来反映科技论文的目的、方法及主要结果与结论,在有限的字数内向读者提供尽能多的定性或定量的信息,充分反映该研究的创新之处。科技论文如果没有创新内容,如果没有经得起检验的与众不同的方法或结论,是不会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的:所以建议学术性期刊(或论文集)多选用报道性摘要,用比其他类摘要字数稍多的篇幅,向读者介绍论文的主要内容。以“要点”的形式报道出作者的主要研究成果和比较完整的定量及定性的信息。篇幅以300宇左右为宜。②指示性摘要,是指明一次文献的论题及取得的成果的性质和水平的摘要,其目的是使读者对该研究的主要内容(即作者做了什么工作)有一个轮廓性的了解。创新内容较少的论文,其摘要可写成指示性摘要,一般适用于学术性期刊的简报、问题讨论等栏目以及技术性期刊等只概括地介绍论文的论题,使读者对论文的主要内容有大致的了解。篇幅以100字左右为宜。⑧中间性摘要,是以报道性摘要的形式表述论文中价值最高的那部分内容,其余部分则以指示性摘要形式表达。篇幅以100~200字为宜。

一般地说,向学术性期刊投稿,应选用报道性摘要形式;只有创新内容较少的论文,其摘要可写成中间性或指示性摘要。论文发表的最终目的是要被人利用。如果摘要写得不好,在当今信息激增的时代论文进入文摘杂志、检索数据库,被人阅读、引用的机会就会少得多,甚至丧失。~篇论文价值很高,创新内容很多,若写成指示性摘要,可能就会失去较多的读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作者摘要写得过简,编辑在退修时应提醒其修改。

3.3摘要的写作要求

摘要的写作应字字推敲,力求做到“多一字有余,少一字则不足”。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也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摘要是一篇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的短文。要按逻辑顺序来表意明白,用第三人称。一般采用“对⋯⋯进行了研究”、“进行了⋯⋯试验”等记述方法标明一次文献的性质和文献主题,不必使用“笔者”、“本文”等作为主语。特别强调摘要中必须使用缩略语、简称、代号时,为价值工程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在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㈧。

4、关键词

关键词是摘要内容的浓缩,亦是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最重要的词、词组和短语。为适应计算机自动检索的需要,CB/T3179—92规定,现代科技期刊都应在学术论文的摘要后面给出3~8个关键词。关键词的标引应按GB/T3860..95{文献叙词标引规则》的原则和方法,参照各种词表和工具书选取: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以及文章题名的人名、地名也可作为关键词标出。那么如何遴选关键词?笔者认为可从以几个部位去寻找:(1)从题名中找,题名是论文的主题浓缩,最易找到。②从文摘中找,文摘是论文的内容浓缩,最重要的方法、结果、结论、关键数据都能在其中反映。③从论文的小标题中找,其为反映论文主题的层次标题。④从结论中找,可找到在题名、文摘、小标题中漏选的较为重要的关键词。

5、论文部分

论文部分一般由引言、正文、结论等组成。

5.1引言

引言又叫前言、绪言等。引言的作用是向读者揭示文章的主题、目的和总纲,便于读者了解本文所论述课题的由来。科技论文的引言应包括以下内容:(D提出课题的现实情况和背景;②说明课题的性质、范畴及其重要性,突出研究的目的或者需要解决的问题;⑧前人研究成果及其评价;④达到研究目的的研究方法和实(试)验设备;⑤研究工作的新发现。

5.2正文

正文是一篇论文的核心,其水平标志着论文的学术水平或技术创新的程度,是论文的主体部分。总的要求是,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真实,;隹确完备,层次分明,简练可读14]。科技论文正文的写作要求:

①理论性论文。用理论分析或计算分析来证明论文观点的正确。对于研究对象进行精确的描述,定量地揭示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在写作方法上,常用举例、推理、反证、类比、对比、分析等。在写作要求上,应论点明确而唯一,论据充分而必要,层次清楚,结构合理,逻辑性强。

②实验性论文。实验是为科学上实现新的发现的一种手段。其论文的内容一般包括理论分析,实验材料、方法,实验结果及分析等几部分。在论述实验材料和方法部分,要把材料的来源、性质和数量,实验使用的仪器、设备、实验条件和测试方法交待清楚,其目的是使别人能重复操作进行同样的实验,以验证你的新的发现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③试验性论文。试验是相对技术而言、为解决或验证技术措施的可行性服务的。写作的内容一般包括试验的目的,即要解决或验证的问题,试验的方法、试验结果及分析等。

④创新性技术论文。以自然理论为基础,应用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实现技术创新,或者是运用已有的科学技术理论和自己的实践经验实现技术创新而形成的论文。例《小能多冲理论在蜂窝煤球机中的应用》,其写作的内容_一般包括理论分析,也就是应用科学理论或原理,研究的成果,实践的验证等。由于技术研究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所以,技术论文强调其实践性,以证明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技术的可行性,也是论文学术价值之所在。

⑤新技术应用性论文。应用一种新的技术(工艺、产品、设备),解决工程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形成的论文,又称其为技术总结。

例《基于SOA的敏捷制造系统集成技术》,其论文写作时,主要在于回答“为什么要应用这种新技术”,“如何应用”和“结果如何”三个问题。正文写作的重点在于从理论上回答应用这种新技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如何应用。而对于应用的改进或改进的建议,则可写在结论部分。

正文是表达作者思想观点最重要的部分,为表达清楚,正文必须分成若干个层次来论述。若干个小标题进行分层表述,注意拟定小标题的注意事项与拟定题名一样,一个小标题下的论述只能围绕小标题来论述。每个小标题都应有题名,不能有的有题名,有的没有题名。

用小标题对正文进行分层时,每层的小标题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编码的两个数字之间用圆点分隔开,末位数字后面不加圆点。如:“1”、“2.1”、“3.1.1”。所有的编码均左顶格书写,最后~个序数码之后空一格写标题。当用小标题对正文分层时,每一层次一般不超过4级,如“2-2.1.1”。

5.3结论

结论又称结束语、结语。学术论文和技术论文的结论写作内容侧重须有所区别。

5.3.1学术论文结论写作的内容

①本研究结果有什么新发现,得出什么规律性的东西,解决或完善了什么理论,适用于什么样的范围;②对前人有关本问题的理论作了哪些检验,哪些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哪些不一致,作出了哪些修正、补充、发展或否定;⑧本研究尚未解决的问题及今后研究方向的设想或建议。

5.3.2技术论文结论写作的内容

①本技术理论或技术成果与既有技术理论或技术比较有什么先进性;②本技术理论和技术成果适用的范围、条件;③试验结果与实际的一致性,或者结果的适用范围条件;④对应用的技术有哪些改进的建议。

5.3.3结论写作的表述要求

①概括准确,措词严谨。把论文中创新的内容;隹确、完整地概括出来,不轻易放弃或漏掉一条有价值的结论。肯定与否定要明确不能用“大概”、“可能是”等之词。②明确具体,简短精炼。结论应提供明确、具体的定性与定量的信息对要点要具体表述,不能用抽象和笼统的语言。结论段字数一般为正文字数的3%~5%较为合适。③不作自我评价,论文的水平应让读者去评价。④科技论文的结论部分可根据正文的全部内容,把它分成若干层清晰表述。

6、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为撰写论文或编辑论著而引用的有关图书资料。采用顺序编码制时,对引用的文献,按它们在论文中出现的先后,在文中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将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并视具体情况把序号作为上角标,或作为语句的组成部分。根据GB3469-83的规定,各种参考文献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专著[M],期刊文章[J],论文集[C],标准[S],报纸文章[N1,学位论文[D],报告[R],专利[P]。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电子文献类型及其标识:联机网上数据库[DB/CD],磁带数据库[DB/MT1,光盘图q~[M/CD],网上期刊[J/OL],网上电子公告B/OI|1,网上图书[M/OL]。

例:笔者在《基于;中天炉熔炼条件脱硫工艺的研究》一文中参考文献:

[1]陆文华,李隆盛,黄良余.铸造合金及其熔炼【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164—165.

[2]陈玉平.红硅石作修炉材料的应用试验【J】.铸造技术.2005,26(07):639—640.

[3]张武城.铸造熔炼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49—51.

[4]陈玉平,张清.铸态珠光体基体球墨铸铁S195曲轴的研制【J】.金属成形工艺.2002,20(O1):24—35.

[5]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编.铸造手册【S】(第6卷).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239—240.

[6]章舟.铸铁及其熔炼技术I’q答[M1.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130—138.

[7]陈玉平.提高坩埚式感应电炉酸性炉衬寿命的筑炉工艺【J】.工业炉.2008,30(01)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