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大学生毕业论文的内涵和特点

2016年11月20日 | 作者: admin | 分类: 行业新闻

大学生的毕业论文,作为一种特定的文体,乃是指由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在教师启发引导下独立完成的,运用语言文字、图表、符号、数据、公式,反映学术研究、调查、实验、设计、规划等成果的实用性文章。

在高等学校本科各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毕业论文的写作,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它检验、总结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培养、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中,都曾规定:“高等院校本科毕业生完成教学计划的各项要求,经审核准予毕业,其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或其他毕业实践环节)的成绩,表明确已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且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授予学士学位。”由此可见,毕业论文的写作,又是大学生能否获得学士学位,并进而申请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关键性因素。

在建制比较完善,教学、科研基础比较厚实的高等院校中,本科各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与此前的学年论文和此后的硕士学位论文、博士学位论文,形成了一个由浅入深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序列。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学年论文,一般高等院校始于本科三年级。近年来,又有些高等院校从本科一年级起,即要求学生练习写作专业理论知识方面的论文;每学期一篇,完成七篇后,始得申请撰写毕业论文。大学一二年级的论文,主要是对教学中某些内容的理解和认识,接近于教师布置的作业和教材上提出的思考与练习。内容比较集中、单纯,篇幅比较小,从几百字开始,一般不超过3000字。大学三年级的论文,是在有了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的积累之后进行的。它要初步地综合运用已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有关的具体问题,认识和理解较一、二年级的论文,要深入、全面一些,唯论题仍不宜过大,涉及面不宜过宽,篇幅也不宜过长,从一两千字开始,一般不超过5000字。

毕业论文,是在基本完成本专业的全部学习任务,掌握了较为扎实、丰富的理论知识,并在学年论文写作实践中,取得初步经验的基础上撰写的。它理应比学年论文有所发展和提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毕业论文较之学年论文有了更宽泛的综合性。虽然它不可能包容本科四年所学的全部专业理论知识,但它要在一定范围内弥纶群言,比较各家之说,从它所涉及的理论知识中,要窥斑见豹,反映出作者所达到的学术水平。

二、毕业论文不再限于对专业范围内某些具体问题的认识、理解、分析和解释,而是要尽可能地去探究专业领域内的某些基本问题、疑难问题,或刚出现的新问题。这就要辨正然否,分清是非,做出自己的判断了。

三、毕业论文要尽可能地有一点新的思考、新的看法,对学科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它必须是理据充实的,而不是离奇怪诞、经不起检验的。

四、毕业论文的论题较之学年论文大了一些,深了一些,篇幅也长了一些。一般从5000字始,而不超过10000字。

五、毕业论文较之学年论文,作者有了更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毕业论文题目的选择、资料的积累、论点的确立,都要由作者自行去解决。教师的指导作用,主要是指点学术研究的方法,破解研究中的疑难,提高论文写作水平了。

硕士学位论文、博士学位论文,较之大学生的毕业论文,有更高的学术水平。硕士学位论文,要能反映出某一专业理论知识的深广度,对该专业的基本问题和重要疑难问题有独立的新见解,更多地要求作者独立思考。其篇幅一般在30000字左右。博士学位论文,要能反映出对某一学科有关领域具有专门系统、深邃广博的知识,并对其提供创造性的见解,对该学科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或对该学科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突破,其篇幅约在50000字左右,或者亦可更长一些。

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和博士学位论文,虽然深广程度不同,但实质上都属于学术论文的范围,具有大致相同或相近的特点。就毕业论文而言,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内容方面,毕业论文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和创见性。毕业论文的科学性,首先表现为它所表述的内容,不是一般的知识和道理,而是某一专门、系统、分门别类的学科中的组成部分,是对它所特有的某一种现象和矛盾的研究,并且要在一定程度上发现、揭示它的未知的奥秘。其次,毕业论文的科学性还表现为它要对研究对象,作出准确而简明的抽象概括,并且往往形成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定论、原理或公式,反映出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性。第三,毕业论文的科学性,表现为论据确凿无疑,论证合乎逻辑,合乎辨证法,弥缝莫见其隙。

毕业论文的实践性,主要表现为研究对象和研究成果,要来源于教学、科研和社会生产与生活实践,要能够解释实践中的矛盾和现象,接受实践的检验,并且要能够将研究成果用于实践、指导实践。

毕业论文的创见性,表现为毕业论文研究和写作的选题、取材、立意、谋篇等各个方面。从方法论角度讲,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一是弥纶群言,即把各种对研究对象的看法,加以综合归纳和对照比较,形成自己对研究对象的总体看法,经过“弥纶群言”,才有可能融汇各家之长,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见。二是钩深取极,即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解剖,达到前人未曾达到的深处和细部,循序渐进,步步登高。三是辨正然否,即对前人研究的成果,进行鉴别和验证。正确的肯定,错误的否定,或扶偏正失,或补缺使完,有理有据地分清是非。四是独抒己见,即写出作者在研究中的新发现、新进展,表达出异乎前人的独到见解。这四个方面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采取其中任何一种方法,都会使所写论文,超出普泛的一般水平,达到新的高度。

二、形式方面,毕业论文具有结构的规范性、语言的双重性和格调的质朴性。

所谓结构的规范性,是指大学生的毕业论文,要按照一定的规格、程式,来安排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并形成一个有别于一般文章和作品的完整系统。国家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曾颁布过国家标准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的编写格式》,提出了许多具体要求,已在全国实施。大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应当遵循国家制订的有关标准,使自己的研究成果达到规范化的要求。低年级的学年论文写作,也应当向规范化靠拢,逐渐养成治学为文的良好习惯和作风。

所谓语言的双重化,是指大学生的毕业论文,由于文理专业性质的不同,往往既使用语言符号系统,又使用书面辅助符号系统。前者主要是文字的表述,后者则要借助图表、照片、符号、公式等加以表述。唯在许多情况下,语言符号系统与书面辅助符号系统,是相互交叉、综合运用的。这在一般性记叙文、议论文和文学作品中,是极其少见的。

所谓格调的质朴性,是指大学生毕业论文的风格基调,要朴实无华,严谨、准确、精练、平易、雅正,而无须像文学创作那样,要形象、典型、曲折、含蓄,以华丽的辞采和动人的情思取胜。

把毕业论文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的特点加以融会贯通,就大致上掌握了它的基本形态,在写作实践中就不会离谱走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