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科技学术论文创新性的初审评价

2016年06月23日 | 作者: admin | 分类: 行业新闻

论文创新性的初审评价就是编辑通过审读稿件,依据稿件提供的语言文字描述、非语言文字描述、参考文献和有用信息,采用有效措施在某一学科领域和专业方向,确认论文的创新特色,查证创新特色的真实性,判断创新的可信度和研究起点。总结作者和同行的编辑实践经验,可从5个方面采取措施进行创新性的初审评价。

1)确认论文的学科领域与专业方向,对比关键参考文献,初步判断内容是否有创新。学科领域和专业方向属性是科技学术论文独有的特性,是其他文种所不具备的,离开这一属性谈论学术论文的创新性犹如无本之木,成为无稽之谈。

在论文中,反映学科领域与专业方向的主要有题名、中图分类号、引言中对现有文献的综述和对论文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和技术方案的介绍;因此,编辑初审应通过题名、中图分类号和引言确认论文的学科领域和专业方向,然后利用网络资源,以论文中的关键词、最相关的参考文献为搜索内容,查找近5年国内外的文献,与论文的核心技术及方法、研究的理论内容和结论进行比对,看是否有进步、提高或完善,是否解决了关键问题,初步判断论文的创新性。

2)把握论文创新的真实性,防止学术不端。我国现行职级晋升、职称评定等与个人待遇、荣誉和地位攸关的评价体制,将发表论文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激励科技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积极撰写学术论文,对提升和促进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也激发了部分人的急功近利思想,致使抄袭、造假、剽窃、变相重复发表等学术不端行为时有发生,屡禁不止。这些现象在学术上表现为不真实,其成果不可重复实现,论文不可能存在创新,只会给学术期刊造成巨大损失和负面影响,损害崇高的科学精神。

编辑初审必须综合利用论文中的有用资源 和网络工具,有效判断论文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一定要站在维护学术公正、崇尚科学精神、爱护期刊声誉的高度,切实担负起防止学术不端的重任,认真、仔细、负责任地查证每一篇稿件,特别要高度重视那些仅仅是对新近发表的外语学术论文的简单翻译或修改类稿件。这类稿件没有任何实质性创新,只是由于期刊传播时间差和语言差异,具有很大的隐蔽性,给人造成一种具有创新性的错觉,成为编辑初审很难评价的一种学术不端。

3)认真分析论文各部分的逻辑相关性,判断创新可信度。学术论文的创新必须分析题名、摘要、引言、结论与正文的逻辑相关性,把握创新可信度。论文的创新必须依据可靠的事实材料和严密的科学论证,在逻辑上予以准确的阐释。这些工作在正文中完成,也分别在题名、摘要、引言和结论中予以充分体现。否则,创新就没有可信度或者可信度低。

题名要求简洁、用词恰当,充分反映论文的中 t2,内容,如采用的主要方法、取得的创新成果或研究对象,将论文主题明白无误、直截了当地告诉读者,启迪阅读兴趣,具有画龙点睛的功效。

摘要是文献统计与收录的主要内容,是一种可以被引用的完整短文,含有正文的主要信息,如研究的目的、方法、主要发现和重要结论。

引言作为学术论文的开篇之言,介绍学术论文的追求目标、研究范围和理论、技术方案的选取、分析的依据和成果预测。

结论是在正文严谨的理论分析、推理和实验验证基础上,合乎逻辑、富有创造性、指导性、经验性、真实和可重复实现的结果描述,以条理性、自明性和客观性反映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的价值。

从上述题名、摘要、引言、结论的作用和要求可以看出,它们与正文内容具有极强的逻辑相关性,分别从不同的层面完成对创新的严谨论述,共同构成论文的有机整体。这种相关性越强,对创新的论述越严谨,创新的可信度就高;这种相关性越弱,甚至各部分之间存在冲突或不一致,创新的可信度就差:因此,编辑初审可以通过分析这种相关性的强弱,评价论文的创新可信度。

4)对照关键参考文献,追索研究起点。在科学研究活动中,由于文献资料的缺乏,或者没有及时获取最新的资料和信息,存在着许多重复研究,表现为花大力气独自完成了他人已经完成的研究成果,或者他人的研究成果比论文成果更加先进。这种情况不属于学术不端,但是,其研究起点太低,从学术交流与传播的角度来说,不具备创新,也就没有发表的价值;因此,追索研究起点也是编辑初审评价创新性的一项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对论文的作用可分为选题背景参考、论题参考、反论参考、论证参考,具有2个核心功能:一是反映研究的科学依据和立论的基础,表现了科学研究的继承特征,体现了科学研究成果的发展历史;二是尊重他人研究成果,提供文中有关引用资料的出处,或在论文中提及但没有展开内容的详尽文本。因此,对论文内容阐述的新成果与参考文献表达的已有成果进行明确的区分与鉴审,可以分析论文的创新性。

论文引用文献范围广、文种多,载文期刊新、影响大,表明作者具有较强的信息获取能力,掌握着最新的学术动态,体现论文立论的基础扎实、视野开阔、起点高、研究内容新颖、信息质量好。只要提出了新观点和新见解,得到了新的结论,材料真实,论证严谨,就表明论文具有较强的创新性。

5)依据作者的创新性说明,查证核实创新。创新成果需有优秀稿件才能充分表述,获得社会认可;但是,不同作者的写作经验和写作能力差异巨大,很多创新性强的成果得不到较好的表述,编辑初审难以对创新性作出中肯评价,致使许多优秀研究成果在初审阶段被退稿,导致不能在第一时间发表,甚至造成知识产权的丧失。

为了避免发生这种情况,可要求作者及其科研合作者按一定要求提供论文创新性说明。编辑初审时可参考,通过前4个方面的评价查证核实,得出中肯的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