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的评价细化
2016年06月12日 | 作者: admin | 分类: 行业新闻
在理论上,我们虽然可以把教育学学位论文的评价标准认定为创新,认为没有创新就没有价值,但这是一种理想的评价理念。即使把创新再具体区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也只是从理论上说得通,而在实际的教育学学位论文的评价中,这种创新的理念标准还需要具体细化为各种评价行为规则。只有这样,才能使创新的理念标准体现在具体的评价行为中。
虽然教育学学位论文的呈现、表达样式多种多样,但从其研究过程而言,无非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可以再细分为研究什么问题、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研究该问题与该问题又是如何论证、解释的等方面。这样看来,评价学位论文的优劣高下,就需要从以上诸方面进行考察。
1.看研究者对研究问题的陈述是否明晰、具体,是否具有探索性
即把研究者提出的问题放到学术谱系之中,看一看该问题是否前人已经解决,是否还有探索的必要。当然。对于教育研究而言,即使前人对某些问题已经进行了充分的研究,获得了较为公允的答案,但任何教育研究都难以穷尽教育真理,其获得的答案只是相对真理,而不是凝固不变的绝对真理。应该说,对于前人已研究过的问题,关键点不是能否进行研究的问题,而是研究能否获得超越性认识的问题。而超越性认识的获得通常与研究者如何提问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前人是在其生活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从某一理论角度提问的,而研究者一旦从现实教育发展的状况出发变换提问的角度.就能获得对同一问题的新的认识与理解。在教育研究中,大量存在的都是一些前人已经研究过的基本问题,比如,什么是好的教育,如何进行教育等,这些问题是教育研究的永恒问题,只要研究者从现实教育发展需要出发,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不同的学术观念。变换提问的角度与视野,通常就会获得超越性的认识。因此,创新性的教育研究,其提问方式通常具有现实性、直接性与灵活性。
2.看问题选择的背景,判断其意义与价值
研究者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其所提出的问题的价值与意义如何,需要从教育理论发展、教育知识增殖与教育实践发展需要等方面进行衡量。对于教育研究而言.我们需要确立“教育的立场”与“教育学的立场”。“教育的立场”即促进教育进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立场,而“教育学的立场”则是增进教育知识,促进教育知识有效积累的学科立场。因此,透视问题选择的背景,判断其意义与价值,就应在通读教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把其置放于特定的教育实践发展的需要与教育理论发展的脉络之中。
3.看研究方法是否与问题、材料、结论相匹配、融洽
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研究方法的适宜性、科学性和规范性,是获得可靠研究资料与研究结论的前提条件。因此,教育科学研究都要求明确、详实地对教育方法给予阐述与论证。这种阐述与论证不仅要说明为什么用这种研究方法解决该问题,而且要能够让其他人根据所提供的研究方法的详细描述(包括测量的方法、数据收集的过程与对数据的分析等)进行重复性验证,从而判断所获得的研究结果是否可靠以及是否接受该研究结果。对于教育人文研究而言,具体的研究方法,比如观察法、个案法、叙事研究法与历史方法等,通常具有更为宽泛的涵义.与教育科学研究相对而言.把这些方法从研究成果中剥离出来更难些.而对教育人文研究起更大作用的是研究问题的视角。这些视角既可以是学科的,也可以是方法论的。前者借助于特定学科的概念或范畴对教育问题进行分析、论证,而后者则选取某种表述、分析问题的方式、切入点和研究路径对教育问题进行分析、论证。当看问题的视角不同时,由此视角所看的教育问题的性质、解决路径将发生逆转,使教育研究成果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4.看论证是否持之有故,言之有理
教育学学位论文作为一种知识体系,是由概念、命题、判断与推理构成的.要遵循逻辑规范.基本或核心概念界定要明确,在通篇论述中其内涵要保持一致,不能有偷换概念现象;命题与命题之间要具有逻辑性,不能前后矛盾,而要连贯一致。通常来说,好的论证不仅观点鲜明、正确,有充分的说服力。而且论述或解释具有逻辑性、条理性、层次性和完整性。
5.看是否有创新
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的选取以及研究问题的分析与论证,其目的都在于获得新的教育知识。虽然学位论文是否具有创新性。只有在结论部分才能给出一个最终的答案,但是。获得新的教育知识却是贯穿于研究的全过程之中的,而其他方面都是为其服务的,或者是以其为判定标准的。通常来说,研究问题的表述、研究对象的界定、研究的实践意义或理论意义的阐释越具体、明确.其创新的可能性就越大。因为研究问题、对象及其价值越明确、具体,研究者本人就会越明确地意识到他将完成一项前人未作过的研究,他将增进哪些教育知识。可以说,创新是教育学研究的灵魂,这种灵魂既可以直接体现在新观点、新见解与新论点上,也可能体现在所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上。判断学位论文是否有创新,大致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寻找依据:
①根据论文中的文献述评。学位论文通常要求研究者对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进行综合评述和理论分析.而通过文献综述常常能够区别哪些内容是已有的研究成果.哪些内容是创新成果,哪些内容是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完善和深化。
②根据研究结论。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研究结论往往包含研究的新发现,研究结论越丰富,研究者的新发现可能就越多。而教育人文研究,则要根据作者的理论观点、主张去判断其创新性。
③ 根据论文中的明确表述,结合评价者的知识经验。通过学位论文的“摘要”、“结论”的陈述判断其创新性,但需要指出的是。有的研究者自认为的新观点或独到见解。实际上未必是什么新东西,这需要评价者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自然,由于评价本身是一种价值判断,需要主体人来把握,因此,不管我们怎样就如何评价学位论文进行条分缕析地细化.都只能是尽量使学位论文的评价更加公允、完善.而难以做到纯粹的客观与绝对的公正。就学位论文评价而言,被评价者理应具有一种对学术的真诚与敬畏的心态,从而为创新性研究奠定人格底蕴,而评价者则理应具有一种坦诚相待、“同情之了解”的态度,从而为实事求是的评价奠定人格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