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同行评审过程中编辑作为的体现方式

2016年05月15日 | 作者: admin | 分类: 行业新闻

如何选择合适的同行评审专家,如何与评审专家进行有效的沟通,如何建设性地使用同行评审意见,都是体现学术期刊编辑作为的重要环节,进而会深刻影响到学术期刊的质量和生命力;因此,编辑作为同行评审的具体操作者,应当有针对I生地分析不同论文、不同作者、不同评审专家的特点,在工作中不断体会、总结同行评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力求同行评审效率最高、效果最好。在工作中,我们发现有效的沟通非常重要。编辑要与同行评审专家沟通,与主编沟通,与作者沟通,因此,体现编辑作为最基本、最重要的方式是充分的有效的沟通。

编辑在选择评审专家时,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哪些人最有资格成为评审专家。例如,《石油科学》(英文版)的目标是办成国内外石油科学家展示和交流学术成果的优秀平台。针对这个定位,我们发表的目标内容应是国内外石油领域最新的研究热点、最高水平的学术成果,因此,必须要求评审专家是某一分支学科领域内的高水平的“小同行”。这就必须通过各种方式,查找、选择出真正有能力、有水平、适合评审该文的专家,这一查找的过程其实就是体现编辑作为的过程。

在与评审专家沟通的过程中,编辑必须清楚地传达给评审专家“我们想要什么样的稿件”,使他清楚地了解我们的刊不同于其他刊的地方是什么,我们的审稿要求和标准是什么。为此,编辑必须在统一的审稿意见书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论文所关注的不同问题向评审专家提问,在这个过程中,编辑的表达、沟通能力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编辑与主编的沟通同样重要。编辑是主编办刊思想的具体执行者,需要准确领会主编的办刊意图。这样,在具体工作中才能够把这种办刊意图贯彻下去,无论是选稿、编校还是与作者和评审专家的沟通,才会做到心中有数。反过来,编辑要及时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主编沟通,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便于主编及时调整办刊思路。

与作者的沟通更是编辑的日常工作。葛赵青等认为,编辑与作者的关系构成了一种博弈J。无论是与作者沟通论文修改意见,还是回答关于投稿的问题,抑或只是接一个电话,不同的沟通方式都会收到不同的效果。沟通的能力尤其体现在负面信息的传达上。比如退稿,正如文献中所说,要做到“退稿不退人”,只要我们客观、公正、严谨、中肯地传达对稿件或研究成果的建设性意见,相信真正的科学家一定可以理解并接受。客观、公正、严谨、中肯要体现在编辑的每一句话里,因此,沟通的方式方法至关重要。在与作者、评审专家、读者等外部人士进行沟通时,编辑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是代表期刊,代表主编,自己的形象就是期刊的形象,自己的每一句话都是主编的话。

如前所述,同行评审的意见如何建设性地运用到论文的处理过程中去,编辑必须有所作为。编辑向作者提供的审稿意见绝对不能简单等同于同行评审专家给出的意见。编辑需要综合几位评审专家的意见,经过自己的“标准化”,过滤掉不必要的过激的言辞观点,并融合成自己的观点,以更加客观、公正、科学的语言传递给作者。这样的审稿意见是代表编辑部,或者说是主编的意见,而非单单是审稿人的意见,体现出对每一位作者的特别的人文关怀。这是非常考验编辑功力的。只要真正地热爱期刊,真诚地帮助作者,经过用心积累,不断总结,每一位编辑都一定能够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