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学术论文摘要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6年05月02日 | 作者: admin | 分类: 行业新闻

1.文字过于精简或复杂

摘要是一篇文章的精髓,是对论文所做的扼要概述,应能客观反映学术论文的主要内容。因此,它必须准确地抓住文章的主旨,涵盖全文的主要信息,使读者通过它能准确、简洁地了解其主要内容。同时,摘要的字数应以能够说明问题为原则,用相应地文字恰如其分的摆明观点。但是,在作者论文摘要中字数往往偏少,有些文章只有几十个字。试想,这样少的信息量无法完全表达全文的中心思想,起不到摘要应有的作用。如这篇例文:“简要介绍了介观体系,然后分析了发展与现状,最后总结了现阶段面临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寥寥数语,只看摘要不知道介观电路量子效应存在一些什么样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呈怎样的发展趋势,在摘要中可以简单叙述让读者一目了然;还有的作者为了详尽说明文章的主要内容洋洋洒洒、长篇大论,有的甚至多则千字,这样往往不能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读者也不能抓住文章的主旨,给人避重就轻的感觉。

2.中心思想不明确,内容简单复述

在编辑中我们经常发现很多摘要内容简单重复,有些作者将论文的一级标题简单地组合编写形成摘要,还有些作者简单地重复正文的引言、结语,这导致摘要没有实质性内容,理论价值降低,可读性差,更不能突出文章的主旨、中心思想。

3.语言表述不规范,主观意识过强

首先,摘要需要客观、简洁、完整及规范的描述文章中的观点,不能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主观、片面的评价甚至于夸夸其谈。有些作者在撰写摘要时,为了引起读者的关注,使用疑问句、反问句式,甚至添加了许多文学语言,如经常出现作者主观评价的词语,“国内首创”、“首次报道了”、“填补了空白”、“此项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等,这显然是与学术论文的科学性、严谨性要求相违背的;其次,摘要中经常看到作者采用用第一人称,如出现“本文”、“本试验”、“本研究”、“作者”等作主语,有悖于国标B6447-86“要用第三人称的写法”的明文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