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论文为课程考核形式的主要优点
2015年10月06日 | 作者: admin | 分类: 行业新闻
其一,使学生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这就决定了科研能力的训练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科研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仅仅依靠最终的学位论文环节来培养是不够的,而必须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尤其是课程教学当中,使学生的科研能力逐步得到锻炼,同时也使学生在进行学位论文写作之前就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基础。以论文作为考核形式正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培养科研能力的重要手段。在课程论文写作过程中,不仅能够使学生逐步了解论文写作规范,而且可以使学生得到收集及分析资料、文字表达、摘要写作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锻炼和提高,并不断地内化为自我的技能。当然,这既需要教师对论文规范和质量标准做出要求,也需要教师对缺乏科研和论文写作训练的学生提供指导,并引导学生之间进行相互交流和讨论。只有这样,这种科研训练的作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
其二,促进学生充分发挥创造性,对某一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对于学生的课程论文,教师往往只进行主题范围上的限制以及规范和标准上的要求,至于具体确定什么题目、如何进行研究和写作则多由学生自己考虑和决定,这就赋予了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创造性。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之下,学生对论文主题的相关文献和资料的收集、阅读和思考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写作会使学生丰富、加深对该主题的了解和认识,并可能使学生对这一主题产生研究兴趣或一定的困惑,而这将会促使他们在此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有意识地去关注这些方面的问题,甚至激起他们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一些学生的学位论文选题正是在课程论文基础上确定的。
其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长期以来,重知识再现、轻知识运用与创造性思维培养是我国高校课程考核饱受诟病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这种考核方式之下,“上课记笔记、课后抄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成为目前大学生学习状况的真实写照。”要纠正这一问题,不仅需要改善考试本身的命题方式,使试题命制更加科学、合理,而且需要通过多元的考核方式来弥补单一考核形式的不足。以论文为考核形式正有利于纠正以往课程考核当中的这一突出问题,因为它不再是知识的简单记忆和再现,而是对某一主题的独立探究。论文写作往往没有现成的东西可供照搬照抄,即使有,也是考核本身所不允许的,这就迫使学生自己去思考。在这一探究过程中,学生掌握的知识不仅得到运用,而且往往得到拓展,因为一个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去查找与论文主题相关的文献。而从结果来看,在搜集资料、分析资料、形成思路与拟定提纲以及具体写作等一系列实践过程中,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和锻炼。对本学科某一主题的深入了解、写作能力的提高以及较高质量的论文的完成乃至发表,会使学生增强自信心,增加学习和研究的兴趣,强化学习和研究的动机。总之,以论文为课程考核形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