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管理途径

2015年08月19日 | 作者: admin | 分类: 行业新闻

(一)深入调查研究,完善毕业论文管理制度

毕业论文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学校、下属教学单位、学科教研室、教师和学生,因此,学校要根据毕业论文工作所涉及的各部门、各要素间的联动关系,建立健全学校、下属教学单位、学科教研室为载体的毕业论文工作三级管理机制,使学校各级教学管理单位,对毕业论文的管理做出统筹计划,科学安排。严把毕业论文工作各个环节的质量关,建立??由点到线到面??的监督管理机制。

学校管理政策的制定应考虑符合本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符合教学单位实际。要完善毕业论文管理制度,需深入下属教学单位调查研究,探讨毕业论文工作存在的问题,总结毕业论文工作规律,征求教学单位专家对毕业论文工作管理的建议和要求。比如教学单位认为??毕业论文的表格太多,给教师增加了不必要的工作量??,但通过实际论证认为,管理环节要符合国家本科教学评估要求,对个别表格可以删除,但每个环节要留有管理痕迹。对毕业论文的格式细化和完善方面,也让文科和理科教学单位专家进行论证修改。通过对毕业论文工作的研究和探索,根据调研情况,在学校毕业论文管理规程的框架下,根据当年情况,制定每一届毕业论文的管理规范,对具体的管理活动作出符合实际的规定。

教学单位对毕业论文的管理,应遵循学校有关管理文件精神,结合学科和专业特点,制定具体的反映学科特色和专业特点的管理制度。如选题的管理、毕业论文指导考核办法、毕业论文答辩、成绩评定的标准,尤其是对毕业论文过程的管理要做好对毕业论文前期、中期和后期的检查监控等,教学单位都要作出翔实的科学规划和安排,学生选题、教师指导、论文答辩和成绩评定等方面都应有具体的奖惩措施,把检查结果与学生的毕业论文成绩结合起来,与指导教师的评优和考核结合起来。

学科教研室是落实有关文件精神和教学单位规章制度的基层单位,毕业论文规范管理和要求,要以学科教研室为媒介,发挥教师的桥梁、纽带作用,保证有关精神上传下达,有效实施。同时通过各级教学单位的管理沟通,不断总结、改进和完善毕业论文教学的管理办法,使毕业论文工作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二)加强质量监控,及时调整奖惩措施

学校在教学监控方面应结合教学实际,深入系部进行调研,调整毕业论文质量监控办法。允许一些教学单位的专业由毕业论文改为毕业设计。学校还需要重视优秀毕业论文的推荐和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材料的归档等后期监控工作。根据毕业论文工作过程的实际,毕业论文专项检查时间定到毕业论文工作全部结束后进行。在毕业论文考核和成绩评定方面,学校应作出明文规定,如对论文内容不合格者,成绩不能及格;对毕业论文抄袭严重者,不予通过答辩等。

凡论文成绩不合格者,等下年答辩合格后才能拿到学位证。对有新意、有创新、有现实意义的论文给予表彰奖励。这些措施有助于引起学生对毕业论文工作的重视,对应付抄袭论文现象有遏制作用,对控制评定论文成绩标准过宽也能起到应有的抵制作用。

(三)加强选题指导管理,提高选题质量

毕业论文是否符合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否能结合生产和科研实际,能否反映现实需要,有没有理论和实践意义,选题和指导教师是关键。首先,要求指导教师具有超前意识与判断决策能力,科研能力强,理论素质高,不仅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科学地分析选择各种类型论文题目的意义,而且能帮助学生选择既有新意、能反映现实需求,又能培养其创新能力的选题。其次,教学单位应根据专业要求,举办毕业论文选题讲座或咨询活动,做好选题的宣传工作,为学生迈出科研第一步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学校管理部门应加强对选题的督促检查,要检查教学单位提供选题的更新率。检查选题应用型课题比例,检查社会调研课题比例,理论型课题比例。要求教学单位实践性课题达到相应的比例,有助于培养学生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合理规划毕业论文工作时间,妥善处理与就业、考研等时间冲突问题

毕业论文工作时间一般安排在第8学期,与学生就业、考研、公务员考试等时间安排有冲突,无疑使学生投入毕业论文工作的时间和精力得不到保证。教学单位如果统一按照学校时间表来安排本科毕业论文,问题很快就会一一显现出来,严重影响到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所以,教学单位必须想法将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时间与学生的实际结合,合理安排时间,才能保证毕业论文质量。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遇到撰写毕业文时间与考研、就业时间冲突问题,可以把撰写毕业论文与第7学期的教学实习结合起来,即提前一个学期布置毕业论文写作,这样就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这样做不但能给学生提供充裕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去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思考问题,而且能够让学生在实习期间接触社会实际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和素材,为毕业论文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加强指导教师队伍管理,增强指导教师的责任感

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科研方法的第一任教师,教师有无责任心、学术水平的高低、创新能力的强弱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加强指导教师的选派和管理是做好毕业论文工作的关键环节。学校首先对指导教师的选派作出明确规定,要求指导教师师德高尚、责任心强、乐于奉献,要最大限度地请教授承担指导工作,也可由老中青搭配共同组成指导小组,以老带新。为了扩大指导教师队伍,满足指导需要,可以规定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或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无硕士学位的助教一律不得独立担任导师,必须与1名中级以上职称教师(??合作导师??身份)共同开展指导工作,其中??合作导师??的指导记录不得少于1次。每位导师指导的学生人数最多不超过10人。应对指导教师提出明确要求:制订指导工作计划;向学生推荐参考资料,指导学生搜集、查阅文献资料、研究方法以及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定期检查学生毕业论文进展情况并进行具体指导,要求当面指导不少于5次,并做好指导记录,导师签名;审阅论文初稿或检验实验结果,提出修改与改进意见;指导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务实的工作作风,防止学生撰写过程中抄袭行为的发生,把好学生毕业论文正文和外文翻译等质量关。只有要求具体,责任明确,才有助于指导教师具体操作执行。另外,教学单位应在学校的有关文件精神指导下,加强监督检查,将毕业论文指导与评优、评职称挂钩,增强指导教师的责任心,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为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证。

(六)提高学生思想认识,改变对待毕业论文的不端正态度

思想认识是行为活动的心理源泉,学生毕业论文的应付、抄袭行为都是由不正确的思想认识引起的。因此,学校要针对本科毕业论文工作,为提高学生思想认识提出明确要求。如学校提出在写作论文时要对学生加强诚信教育,各教学单位应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学风教育,使学生理解毕业论文工作的目的和意义,充分认识到做好毕业论文对自身思想品德、业务水平、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的深远影响,要求每位毕业生签写毕业论文作者声明。

学校不仅从思想方面提高学生认识水平,而且在管理上也要严格要求,用纪律规范来约束学生对毕业论文的不重视和应付行为。对于在毕业论文撰写中的弄虚作假、抄袭等行为要进行严肃处理,如记过、警告处分,情节特别严重者扣除一定的毕业论文成绩,并作为论文综合评定的一个主要依据。同时还要规定毕业论文成绩不及格者,必须等下年答辩合格后才能拿到毕业证,等等。

(七)加大对教学资源的投入力度,提升教学资源利用率

教学资源受种种条件的限制,往往满足不了学生实验研究、收集查找资料等方面的需求,而教学资源又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必备的物质条件,这应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加大对教学资源的投入。如加大对图书、网上资源的投入力度,能方便学生查找科研资料;对实验室和实训中心加大投入,开发实验室项目,管理上应加大对实验室开放力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建设实训基地和实习基地,方便学生实训和参与科研,以获得实验数据;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等,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提供有利条件,进而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总之,毕业论文工作是一项集学习、实践、探索和创新于一体的综合教学环节。毕业论文工作管理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局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需要学校有关部门的通力配合和大力支持,各个教学单位只有根据专业特色和社会需求不断修订毕业论文工作方案,才能在全校形成一个制度化、科学化的育人环境,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学术气氛,真正达到毕业论文工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