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教师论文写作观照教育生活的应然取向

2015年08月06日 | 作者: admin | 分类: 行业新闻

中小学教师论文写作必须立足教育生活的理解和感悟,教育生活是论文写作的重要源泉。立足自身教育资源实际,挖掘教育生活的元素和内核,提升对教育生活的研究力则是中小学教师写好教育论文的基础。

1.学生是教师教育生活的“重要他人”。随着现代师生关系的变化,更多时候不是教师“牵着”学生走,而是学生“推着”教师走,教师与学生一起成长是新时期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学生成为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重要他人”。首先,学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合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发展是以学生素质得以提高为特征,以学生学习个性得以发展为方向,以促进自身综合素质发展为根本目的,以积极向上的热情和态度面对困难和要求。面对新的发现、新的知识增长点,老师也不是万能钥匙,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综合运用,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权威受到冲击,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一起合作,积极探求知识的真谛,获取有效知识,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其次,学生是教师论文写作选题的重要资源。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是一个丰富的世界,面对每一个活生生的学生,教师可立足学生的发展实际,为学生的健康发展进行系统的教育建构,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视角解读。学生的学习生活,为教师对教育生活的研究提供了大量资源;同时,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个性、习得性认知、个性化的德性等方面,为教师的论文写作提供了大量鲜活的素材,提供了大量的教育讯息,为教师寻求生活化的教育研究奠定了坚实的人文基础。

2.专业理解是教师教育生活的“重要领域”。教育生活是教师论文写作的重要资源,面对纷繁复杂的生活资源,如何进行系统梳理,为自己的教育科研进行科学建构?教师必须从专业的视角加强对教育生活的理解,形成科学的、专业的教育认知。首先,专业知识是论文写作的基础。专业知识会影响教师文章对教育生活理解的深度、广度及说服力。随着教师专业化要求的深入,对教师的专业知识的理解也产生了根本的变革,除了所教学科的基础理论与知识外,更关注教师的教学知识,这既有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更有教师传授知识的技术和教学管理的基本策略,对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更有价值。其次,逻辑层次使得教师对教育生活的理解更加缜密。黑格尔认为,逻辑是思维形式与思维内容的统一。教师的论文写作充分反映了教师的整体性教育生活,不仅是教师自己对教育生活的感悟,更是对教育生活的反思,使得教育生活的层次更为清晰,结构更为有序,使得教师对教育生活的解读更富有层次,确保教师想表达的和教育生活之间的一致性。

3.文化自觉是教师教育生活的“重要保障”。文化自觉是个体在人类文明进步过程中,对人类最基本的思想观念、价值准则和行为方式的一种尊重和认可,并在自己的言行中显现出来的一种人文气息。教育生活是教师职业生涯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仅表现为一个人某些具体的知识和技能,而且是作为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渗透在人的学识、气度、信仰、品格和气质中。教师的论文写作过程中,需要这种特质化的文化自觉指引自己对教育生活的解读,毫不夸张地说,每一个教师论文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教师个体的文化自觉程度的高低,这一种文化自觉不仅影响教师对教育生活形式的理解,更会影响教师的教育行为,并反作用于自己的教育生活。因此,倡导教师的文化自觉,会让论文有更广阔的知识背景、文化背景。

4.经验是教师教育生活的“重要渊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中小学教师论文写作必须立足于自身的教育生活,经验是撰写论文最为宝贵的财富,没有经验,论文写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首先,关注经验要求教师的论文写作必须以教育生活为切入点,并能形成相关的数理分析,完善论文佐证的信度,深化论文阐释的效度,拓展论文辐射的广度,提升论文的研究价值。其次,关注经验要求教师必须基于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小学教师面临的许多选题在理论和实践上是具有共性的,但由于学校的情景不同、传统各异,由于每一个人的教育教学实践千差万别,因此别人对同一选题的研究常常不能很好地解决自己所关心的问题,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对同样的选题做不同的各具个性的研究,有时也许具有更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