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文艺学专业论文选题的原则

2015年07月14日 | 作者: admin | 分类: 行业新闻

论文选题是文艺学论文的第一道程序,也是最关键的一道程序。可以说,论文选题选好了,论文的写作大方向也就基本确定了;论文选题非常合适,论文写作就有了大部分成功的把握。关于论文选题,我认为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论文选题必须是文艺学导师所熟悉的领域。文艺学专业论文当然必须是文艺学范围之内的题目,而且必须是文艺学导师所熟悉的领域和问题。比如,我当年硕士生学位论文是《席勒的人道主义美学体系》,因为1980年我的导师蒋孔阳先生刚好在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德国古典美学》。而且,我的师兄选题《康德的美学思想的矛盾》,我的师弟选题《黑格尔戏剧美学研究》,都是导师所熟悉的领域和问题。因此,我们就得到了导师的专门化的、深入的指导。所以,作为文艺学专业论文的选题人就必须了解自己的导师的专攻方向、所熟悉的领域,以便获得导师的直接指导,而不是隔靴搔痒式的指点。

其次,论文选题必须是研究生自己有所积累的课题。文艺学的范围比较广泛,导师的研究领域也是比较广的,因此,选题的时候还得选研究生自己有所积累的问题。因为论文是自己构思和写作的,而且要比前人的研究更加深入一步。同时,论文选题应该是来源于对大量材料的阅读、选择、分析的结果,如果研究生自己没有一定的积累,就会形成一种无根的状态,那样肯定不可能写好。比如,我们在上硕士学位课程的时候,蒋孔阳先生就给我们开了德国古典美学的课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平时就积累了许多相关的材料,所以,我们三人关于康德、席勒、黑格尔的选题就比较合适,写起来就比较顺利。

再次,论文选题必须是研究生感兴趣的课题。文艺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前沿性很明显、创新性很突出的学科,要选好题就必须是研究生自己所感兴趣的问题。不然的话,就不可能得到一种研究的巨大动力。如果是由导师或者别人代为指定的一个论文选题,而研究生本人根本没有兴趣,那么,就不可能有动力驱使研究生本人去努力进行论文的构思和写作。有时候,一位学者在研究生时期所选定的课题可能就是他终生的研究课题,因为他一开始就是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所以他就可以一辈子关注和研究这个课题,把这个课题越做越大,越做越深,越做越广。比如,蒋孔阳先生原本是学经济学的,但是,他对美学、文艺学更感兴趣,所以他最后就转到了美学、文艺学,并且成为了一位大师级的学者。我本人对于席勒美学的研究也是在研究生时代就确定下来的,现在还在不断研究。

此外,论文选题必须是研究生确有心得的课题。对于一个课题有了兴趣就有了一种动力,但是,有时候兴趣会不断变化,会出现一种浅尝辄止、蜻蜓点水的状态,那也是无法深入下去的。因此,要把论文选题锁定在自己确有心得的问题上。这样才可能在已经取得的星星点点的心得体会的基础上,扩大开去,深入下去,形成一个理论观点,并且进一步构成相对系统的体系。这样的选题才可能真正体现出文艺学专业论文的理论性、前沿性、创新性,而不至于写成随想录、描述性、炒现饭、浅表性的文章来。我们去读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散步》,每一篇论文都不见得长篇大论,可是每一篇都是心灵独照,匠心独运的,有自己心得体会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