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现状和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2015年07月09日 | 作者: admin | 分类: 行业新闻
1.缺乏对本科毕业论文教学重要性的正确认识、重视程度不够,缺少对毕业论文质量的有效监督
虽然大学生的本科毕业论文被看作是提高本科人才质量的重要实践环节,也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最后机会。 但是,在当今的很多高校尤其是像我们这些地方性省属普通高校中,由于其招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师资队伍日益缺乏,再加上一些主客观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教师在思想上都不太重视毕业论文教学,部分教师责任心不强,对指导毕业论文工作缺乏足够的热情,没能很好地发挥教师在毕业论文指导中的示范作用; 从学生层面来看,他们对毕业论文工作的重要性也缺乏足够的认识,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做毕业论文的热情也不高,其中有不少学生认为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比完成一篇有一定学术水平的毕业论文更实惠,还有一些学生甚至认为做毕业论文就是走走形式,随便应付一下、拼凑一篇文章就敷衍了事。 另外,尽管学校及各院系都制定了毕业论文教学工作的相关制度与措施,但在具体实施细则上,缺乏行之有效的质量监督机制,管理大都流于形式,缺少明确具体的考核指标和标准以及相应的奖惩措施,对学生及论文指导教师也没有一定约束力。
2.本科毕业论文的有效教学时间较短,教师投入的精力不足
尽管从表面看上,本科毕业论文的相关教学工作如指导教师的确定、论文的选题及文献资料的查阅等在第七学期就已经启动,到第八学期正式开始进入毕业论文的实验研究及论文写作阶段,毕业论文的教学时间比较多。 但实际上,第七学期是大多数学生积极备考硕士研究生的关键冲刺阶段,根本没有时间做一些毕业论文的相关工作,最后一个学期前半段时间即三、四月份甚至五月上旬又是考研学生准备研究生复试的时间; 而对于那些未参加考研的学生来说,由于受到当前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影响,他们早早地就把大量时间及精力投入到参加各种招聘会或到应聘单位面试、实习等与找工作相关的事情中,也无暇顾及毕业论文工作。 所有这些主客观因素都将使得我们毕业论文教学的实际有效时间被严重缩水,毕业生真正全身心投入在实验室做实验的时间初步算下来还不到20 天,部分学生的实验时间仅仅在10 天左右,如此短的时间对于象化学这样的以实验为主的学科来说,很难甚至根本不能保证毕业论文的完成质量,更谈不上论文的学术水平。 另外,由于近几年的大规模扩招,毕业生人数显著增多,每个论文导师指导的学生人数偏多,承担的毕业论文教学任务过于繁重,再加上自身又要承担了一定的科研及日常的教学工作,根本无法投入足够的时间与精力来用心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工作。
3.毕业论文的具体实施环节问题重重
大学生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计划所规定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论文指导教师的筛选、论文选题、实验研究( 或文献调研) 、论文写作、论文评阅、论文答辩以及成绩评定等环节构成。 然而,我们在以上毕业论文教学的具体实施环节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论文指导教师遴选: 合理配足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是毕业论文教学工作的起始,它直接影响到毕业论文质量及学术水平。 按常规应该挑选具有一定教学科研水平、丰富实验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论文指导教师,但由于毕业生人数的增加,符合要求的指导教师人数严重不足,这直接导致了在筛选指导教师方面,没有挑选余地,只能是全院所有专兼职教师全体参与,甚至是一些毫无教学科研经验的刚毕业的青年教师也被挑选为论文指导教师,因此也就很难保证论文指导教师的整体水平。 而对于这一现状,短时间内由于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又难以解决。
(2) 论文选题: 选题是进行论文研究的第一步,选题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毕业论文质量与学术水平。 我们统计分析了我院近几年化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情况,从结果来看,尽管多数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题比较合理,但仍有不少毕业生的论文选题存在着诸如题目陈旧、缺乏创新性,题目涉及的研究范围过大、过宽超过了本科生现有的知识水平,题目缺乏与生产实践相联系的针对性等等。 对此,我们的毕业论文教学实施方案中也缺少具体、明确的监控措施。 另外,我们的论文选择题中还存在一个很普遍现象就是综述性论文近几年有增加的趋势。 众所周知,综述性论文通常都是一些在某一专业领域或研究方向上具有一定学术造诣和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去撰写,他只有在掌握、理解、占有大量的中外文文献的基础上并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才能很好地完成,而我们的本科生在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上根本写不出综述性论文,而一些毕业生之所以热衷于选择这类论文题目,只是他们想当然认为写综述论文就是简单复制、粘贴现有文献内容或东拼西凑几篇文献就完成了事。可想而知,这种仅对各种文献的简单罗列而缺乏必要的文献综合与提炼、也无自己观点的论文何谈质量和学术水平,而这方面的问题,我们也缺乏相应的约束措施。
(3) 实验研究及论文写作: 象化学这样的实验性学科,做实验是化学专业学生完成好毕业论文的前提及保障,是培养学生尤其是考研学生独立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 同时,它也为考研学生准备实验操作技能复试提供很好的锻炼机会,为考研学生将来从事科研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然而,由于我们的有效毕业论文教学时间较少,学生没有充裕的时间做好文献调研和科学合理地设计实验方案及实验路线,也没有充足时间全心投入到实验研究中,因此也就很难从实验中获得理想的实验结果甚至有时根本得不到有价值实验数据; 有部分学生由于实验技能较差或由于其他种种原因无法从实验中获得有效实验数据,也不客观真实记录原始实验数据,只是为了完成论文任务而私自篡改或编造实验数据,甚至还出现一些常识性错误。 正是这种对实验研究的不深入或不认真直接导致毕业论文质量被大打折扣,更谈不上它的学术水平。 在论文写作方面,除了最基本的论文格式要求不规范外,更多的表现在语言表达上缺乏专业性,不能正确使用“化学语言”来准确描述或解释相关化学问题,尤其是对毕业论文中的“结果与讨论部分”的撰写,不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验中所获得的相关实验数据或实验现象进行科学合理地阐述,也不能结合实验研究结果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只是简单重复别人的观点,更谈不上对论文中某些问题的更深层次的探究与挖掘。 有关这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我们缺乏相应的论文写作前的必要辅导,二是我们的常规教学也忽视了对学生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4) 论文评阅、论文答辩与论文成绩评定: 按照学位论文评阅规范要求,学生通过前期研究完成的毕业论文应该由指导老师和本专业领域的同行教师共同参与完成评阅工作并给出相应的成绩,但限于指导教师数量严重不足或受指导教师研究领域或知识水平限制,一般情况下都是由指导教师一人评阅,很难保证论文评阅的准确、客观、公正。 论文答辩是毕业论文教学工作中最后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也是检查、衡量论文质量及学术水平的重要手段。 但是由于论文答辩均在学院内部进行,加上指导教师数量偏少,指导教师同时兼任各答辩小组的评委,碍于情面,相互关照,使得学生的毕业论文答辩流于形式、走过场,随便应付一下就能轻易过关,学生从心理上也不够重视,也没有做好答辩前的充分准备,特别是在答辩提问环节往往是答非所问、不知所云,对在答辩中表现差的学生也不要求其二次答辩,体现不出论文答辩在论文教学过程中的应有地位。 论文成绩是对学生毕业论文工作包括论文选题、文献资料查阅、实验研究效果、实验态度、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科研能力、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等各个方面的综合评价。 因此,做好客观、公正、科学严谨的论文成绩评定在论文教学工作十分重要。 尽管我们在论文成绩评定方面也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标准和规则,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大多数指导教师均没有严格按照评分细则及标准来执行,随意性、人情分现象严重,没能严格把好论文质量的最后一关,让那些论文质量及学术水平低下的学生也能蒙混过关,给下届毕业生带来了较坏的影响,总以为毕业论文就是做个样子、走形式。 更令人担忧的是,因为过分注重象考研率、就业率等,这些现象并没有引起老师及各部门的足够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