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论文创作体会及会计选题
2015年07月09日 | 作者: admin | 分类: 行业新闻
撰写会计论文,无论对从事会计理论研究的工作者,还是对实际部门的会计人员都是十分必要的。而后者往往囿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对会计论文的写作技巧、方法等较为陌生,本文根据笔者近年来的论文创作体会,谈点这方面的感想,以求抛砖引玉。
第一部分论文创作体会
一、审慎选题
论文选题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论文的质量,决定着论文的价值,因而必须慎重对待。我的体会是:第一,要新颖,切忌人云亦云、老生常谈;第二,大小要适中,过大不好驾驭,过小又不易展开。
二、轻车熟路
所谓“轻车熟路”,就是要写自己最熟悉、最擅长的东西。如果你在实际部门工作,会计实务方面,就比较熟悉,你可作这方面的尝试;如果你在教育部门,会计理论方面可能就是你的强项;如果你是在校学生,你可以充分发挥知识面广、新知识多的优势,作“比较”方面的研究。当然这种划分也不是绝对的,只要你感兴趣,而又有能力,这样才能做到言之有物“下笔如有神”。
三、斌有新意有人说“天下文章一大抄”,纵然“东拼西凑”成文,有时也能够发表,但抚心自问,这样的论文又有何价值可言?撰写论文一定要有“新意”,即要有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独到见解,哪怕这种观点、见解不很成熟,甚至比较幼稚,那也是自己的、独到的。但一定要“自圆其说”。
四、精雕细琢如果说“论文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这也许有点夸大其辞,但这也说明了“修改”在论文创作过程中的重要程度。修改不仅要从文法上修改那些不通的句子,而且要从文字上、从词句上去修饰、去润色,更重要的是从思想上、内涵上进行“推敲”,做到论点突出、论据充分、论证有序。
五、知己知彼客观估量自己论文的水平,可以在哪一级别(国家级、省级、还是市级)杂志上发表?还要“投其所好”,分析各杂志的特色,象《会计研究》、《财会通讯》、《四川会计》等杂志,侧重于理论上、学术上的研究;《会计之友》、《上海会计》、《财务与会计》等杂志比较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因而,应根据论文的选题、内容、质量,挑选合适的杂志投递。
第二部分会计选题《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等法规、制度的颁布实施,揭开了我国会计改革的新局面,会计界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我们应积极投入这场会计改革大潮,为会计改革“推波助澜”。
下面从三个方面来简要谈谈我国目前会计方面的部分代
表性选题。此乃一家之言,仅供选题时参考,欢迎批评指正。
一、会计理论方面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职能的探讨。关于会计职能,以往的提法是“反映”和“监督”,但在旧体制下,出现了反映不实、监督弱化的现象在新的形势下,重新探讨会计职能就显得十分必要。
(二)会计信息。会计信息向谁提供,为谁利用,会计信息的客观性、真实性如何进行保证。
(三)会计要素。会计要素划分有何意义?会计要素内容究竟应包括哪些?怎样对会计要素再进一步细分?
(四)会计恒等式。会计恒等式的转变与会计改革的关系(包括与记帐方法的关系、与会计报表的关系、与国际惯例的关系)。
二、会计法规方面
关于会计法规方面研究课题主要有:
(一)《两则》及新会计制度,新财务制度颁布实施后的新情况、新问题。
(二)从修订《会计法》,看我国会计模式的转变。
(三)如何大力发展注册会计师事业(包括注册会计师的法制建设、思想建设)。
(四)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现状、职能、作用以及发展方向。
(五)制定具体会计准则的新建议。
三、会计实务方面
除了会计理论和会计法规以外的选题,皆为会计实务范畴。会计实务包罗万象,较为复杂,可写的东西较多,它是选题的重点。
(一)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原理、方法及作用。
(二)现金流量表与财务状况变动表之比较。
(三)如何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四)增值表的编制原理、方法与作用。
(五)人民币汇率并轨后的会计核算。
(六)施工企业收入的确认。
(七)管理会计在我国会计工作中的运用。
(/又)会计电算化的最新进展。
(九)我国通货膨胀会计的模式。
(十)有关所得税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
(十一)会计改革如何与经济体制改革相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