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论文抄袭的成因与危害
2015年06月22日 | 作者: admin | 分类: 行业新闻
造成大学生考试作弊、作业与论文的抄袭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生诚信缺失的内因,又有高校教育管理不得力和社会影响的外因。
1.考核机制存在缺陷
对学生课程的考核往往只看分数,忽视能力的考核。就象选拔人才的高考一样,目前尚没有更好的方式,只能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致使应试教育盛行,素质教育难以真正实施。高校课程考试也是一样,不管是否学好了,只要考好了就过关。对学生论文的评阅也是看论文是否写得漂亮,考评标准过于单一。学生的寻职压力很大,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上精力投入严重不足,严重影响毕业论文质量。
平时成绩中作业占相当份量,由于学生太多,教师教学和科研任务太重,对自己的学生不甚了解,也没有时间仔细批改,多数情况下不知是谁抄谁的,因此,一样的情况就给一样的分数,甚至只要做了就有成绩,不管做得如何,这也无形中纵容了学生抄作业。
2.道德教育苍白无力
大学中的政治课学时着实不少,但恰恰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软弱无力,特别是学术道德教育被忽视。学生不能区分什么是违反学术道德,什么是“参考”,什么是“抄袭”。考试作弊不以为耻,在许多学生中已成惯例。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在一次给某高校学生作报告时,回答学生提问说不相信多数同学作过弊,结果引来哄堂大笑,朱校长痛心地说:“诚实与守信的价值已经不是滑坡,而是快要消亡了。”
3.外界影响助长了弄虚作假行为
(1)少数教师师德失范的影响
教师被喻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不仅是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教不严,师之惰”,一些教师提起学生考试作弊、抄袭作业和论文时义愤填膺,哀叹考风日下,诚信缺失。而为了使自己的学生考出好成绩,复习时给学生圈重点,出复习题,甚至变相泄漏考题,以减少自己的责任和压力。在批改作业时不细致,指导毕业设计(论文)时指导人数过多,精力投入不足,给学生提供“样本”等。有的老师监考不严,造成学生作弊。个别教师给学生打平时成绩随意性较大,打人情分,更有甚者吃请受贿,以错误的方式“关心”、“同情”和“爱护”学生。这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学生弄虚作假行为,也使这些教师在学生面前失去权威和尊严。
(2)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高校无法脱离社会环境,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必然对大学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比如有的人拿了成教或党校的专科、本科,甚至研究生的文凭,但实际上根本没有去读过多少时间的书,没有去上过几次课,这其中的水分可想而知,这些人当中有官员,也有学生家长。大学生的亲朋好友中通过请客送礼办成某些事情的或者通过吃请受贿为别人办事情的大有人在,这些都会对学生本人价值观的形成产生直接作用。几天前,有朋友找到笔者,说他的一个亲戚在本校读书,某门课考得很差,问能否通过某种关系给这位学生打及格,笔者把学校的规矩解释了许久,来者似不相信,认为在有的学校、有的老师那里就办得到(当然也是听说),为什么你就办不到呢?说得也对,笔者的确没那个本事。大学生本人也有这种认识,有的学生一旦某门课没考好,就到处疏通关系,全是社会上那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