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本科论文多元化发展的必要性
2015年06月19日 | 作者: admin | 分类: 行业新闻
1.高校的多元化
我国高校有明确的分型,主要包括教学型、教学科研型、科研型,这其中还分部属的、省属的和地方性的院校,国家在资助这些院校方面有明显的倾斜,重点院校每年获得的资助是一般院校的几千倍以上。而近年来扩招的大多是地方院校,这使地方院校本来就很紧张的科研经费更加捉襟见肘,一些本科生找不到有课题的老师完成毕业论文,只能东拼西凑应付了事,学校也无能为力。
2.社会对大学生需求的多元化
面对目前的越来越多的硕士、博士、海归,高校除了招聘个别的学生干部从事学生管理工作外,对本科毕业生的消化能力几乎为零;社会招聘大学生已不再是为了撑门面,而更重实用性,用人单位更看中那些接受新事物快、适应岗位能力强的学生,而学位论文的好坏对用人单位的指导作用非常有限。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一些岗位的要求与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理论和技术没有明显的联系。因此,大学教育不应只是教授专业知识,写一篇专业论文,更重要的是培养与实际结合能力。
3.学生职业发展的多元化
由于严峻的就业形势,学生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发展,从我们学院的毕业生去向来看,相当一部分学生去了公司巿场部门,其次是去医院、政府相关部门,再其次才是去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和考研。一份与职业发展无关的毕业论文自然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大学是走向社会的前奏和职业发展规划的开始,单一的培养模式势必导致学无所用的尴尬境地。
4.提高大学生素质、培养创新精神的需要
由于目前中小学教育及大学的入学考试仍然是考分为导向,大学就承担着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的重任。学生兴趣专长的多元化要求我们因材施教,营造一个思想开放、学术自由、激励创新的大学文化氛围,而目前毕业论文单一的考核标准、内容形式只能使大学成为克隆学生的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