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毕业设计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2014年12月17日 | 作者: admin | 分类: 学研动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创新才能促进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才能增强国际竞争力。高等学校必须深化教育改革,适应创新人才培养要求,而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作为理工科高等院校教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教育部教学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成项目,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作为七大指标下属l8项二级指标之一,是高等学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技术应用能力的一个综合性重要教学环节。因此,改革目前的毕业设计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势在必行。
1.毕业设计在创新教育中的认识有待提高
部分教师和学生对毕业设计工作的目的、意义和作用的认识还不深刻,没有把主要精力用于毕业设计。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仍有少部分领导和教师认为毕业设计是大学生岗前职业训练,毕业设计阶段比较重视某项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甚至存在“假题假作”的现象。此外,受择业、提前试工、研究生复(面)试的影响,有的学生对毕业设计不够重视,也影响了人才全面素质的提高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2.毕业设计选题工作存在误区
在毕业设计中,如果把一个过时的,没有生命力和前瞻性的选题交给学生去做,对他们创新能力的培养很难有所帮助。当然,如果给他们一个难度很大的课题,要大学生作为毕业设计来完成,这也是不现实的。毕业设计的题目应限制在在大学生毕业设计这个尺度范围,并且这个尺度范围的确定应考虑到该届毕业生整体基础水平、各方面的能力,并有意识地预留适当难度的创新空间。
3.部分指导教师责任心不强,自身素质不高在毕业设计中部分指导教师的责任心不强,其主要表现为:首先,疏于管理指导。把毕业设计看作是学生一方的任务,落实完选题就不再过问,只管开题结尾,缺乏中间过程的跟踪指导。其次,选题重复甚至抄袭选题。选题几年不变,或只作微小调整,模仿甚至照搬其他人的现成课题。还有的教师把学生当作劳动力,抓住毕业设计的大好时机,让学生为自己的课题服务,而不考虑对学生的培养训练。第三,还有少数教师自身素质不高,计算机、外语、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社交公关能力等还不过关,仍然以落后的方法指导毕业设计。这就为指导毕业设计带来了很大困难。
4.毕业设计考核管理流于形式
目前某些学校因为毕业设计不及格不能毕业的学生很少,不及格率一般不超过毕业学生总数的1% ,有的院系甚至一年没有一名学生在毕业设计中被淘汰。某学校曾规定毕业设计中淘汰率不低于2.5% ,但在执行中十分艰难,毕业设计考核管理工作有待加强。上述问题的存在,造成学生对毕业设计不够重视、对毕业设计应付了事现象。不少学生在毕业设计中是看着别人做,照着别人抄,不动脑不动手。因此,毕业设计效果欠佳,不能适应当前培养综合应用和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二、改革毕业设计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当今理工科毕业设计教学的内容,重点不再是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的基本训练,而是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突出系统设计,突出先进设计测试工具使用能力的培养。通过毕业设计教学,学生不仅仅是分析问题,更主要的是要受到设计思想、设计技能、调试技能和实验研究技能的训练,毕业设计教学的内容必须体现出重应用、重开发、重技能、重素质。为了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毕业设计综合开发能力,必须改革现行的毕业设计教学体系、方法和手段。
1.构建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毕业设计教学体系
毕业设计的改革必须突破传统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改革毕业设计教学体系结构,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主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要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特别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在新的毕业设计教学体系结构中,应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毕业设计教学体系结构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处理好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与理论教学体系的关系以及与实验方法和手段的关系。在构建新的毕业设计教学体系结构时,还必须注意继承与创新、数量与质量、个性与共性、循序渐进和适度跳跃、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关系,对毕业设计教学内容进行整体优化,使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毕业设计教学的全过程。毕业设计教学体系结构的执行还应当考虑不同专业的特点作相应的调整,保证改革的可行性。
2.采用毕业设计选题上的双向选择与开放模式相结合的机制
双向选择是把所有选题交给做毕业设计的全体学生,通过指导老师介绍,同学之间相互比较,最后由同学自由选择自己的毕业设计选题。指导教师根据学生选题情况,及学生的基本情况,落实题目到学生。双向选择中的落选者可以进入下轮选择,最后的落选者通过适当调整,完成选题到位。这样做可以最大限度促使指导教师在选题时不敢马虎,尊重学生的选题权,给学生毕业设计的创新提供必要条件。学生不至于因为题目不好而影响其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发挥。开放式毕业设计由学生结合当前的自主择业,针对自己的就业方向,结合专业知识,认真选择合适的毕业设计题目,然后向院系申报。同时须提交可行性报告,院系组织专家组对题目进行评审,确认题目既涵盖大学四年所学知识,又服务于学生就业方向,而且有新意即可选题。然后学生针对自己的立题,聘请最信任的教师进行指导。学生也可在就业单位聘请导师,既可在校内,也可在校外进行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情况按有关规定应向院系定期汇报,并按时提交设计或论文,按时接受毕业答辩委员会组织的答辩。
开放式毕业设计模式促使学生积极思维,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和求知欲被激发出来,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得到较好的培养。
3.运用一般指导与具体讨论相结合的毕业设计教学方法
毕业设计的一般指导就是指导教师应该与学生一起制定设计主攻方向、研究路线、预期成果,并且告诉学生选题的前沿、创新点及阶段胜成果,并将毕业设计按不同完成等级提出不同的要求。这样做有利于学生迅速进入角色,找到毕业设计的恰当切入点,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为创新提供理论准备和动力。当然,过分具体的指导不利于学生创新,它只是指导教师带着学生在自己熟悉的领域转了一圈而已,那种越俎代庖式具体的指导是无法培养出学生的创新能力的。一般指导原则应该贯穿毕业设计的始终,对毕业设计中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些可以解答,有些不必解答。解答只能是提供思路、参考书籍和指出需要解决的问题。简而言之,只能指路,不能带路。要使学生在毕业设计中有一个从“充满信心”、“充满疑问”、“困难重重”、“感到空落”、“无所适从”和“无处下手”,到“豁然开朗”、“激情如潮”、“灵感闪光”、“得心应手”、“沾沾自喜”的过程,只有经历了这么一个过程,才可能有创新的产生,教师过分具体的指导是达不到这个效果的。当然,一般性指导不是不着边际、泛泛而谈和放任不管。在整个毕业设计阶段至少每个星期应与学生就设计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一次深人具体的讨论,指导教师只有通过这种与学生深人具体的讨论,才能了解和掌握每个学生的特点及他们所做毕业设计的进展状况,才能即时发现毕业设计中的一个个闪光点和创新点,并即时促进和帮助他们实现创新过程。一般指导和具体讨论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没有具体的讨论很难谈得上正确的一般指导,没有站得高、看得远的一般性指导,具体的讨论就毫无生气,没有意义。
4.建立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毕业设计考核体系
培养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提高教学这一教学环节对学生素质培养作用大,毕业设计考核管理难在影响毕业设计的因素多,为此,应从规范管理人手,以质量评价为突破口,以“强化管理、规范组织、精心指导、全面监控、科学评价”的思想为指导,坚持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在实施过程中,在评分规则中应优先考虑学生的创新。我们认为一个有创新的毕业设计,即使有不足之处也比机械仿照、滴水不漏的设计更有意义。一个便于操作的办法是在评分规则中加大创造性得分权重。这种评分办法一方面促进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发挥创造性;另一方面也会更合乎时代要求。
5.建立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学生科研激励措施
科研激励对学生的科研活动起着导向作用。目前大部分学生对科研缺乏认识,没有形成一定的科研意识。鉴于此,首先应让学生选择参加教师的团队科研项目,学生可以帮助收集资料。这样既能让学生了解如何进行科研,形成科研的基本概念;又能使科研与学习相长。其次学校要将学生科研指导工作作为教师考核的条件之一,与教师的科研业绩挂钩,学生发表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论文(如在刊物上发表的)可计人导师的科研分。学校应建立专门组织机构,管理学生科研,制订学生科研条例,提供科研基金。第三,学报应开辟学生论文专栏,鼓励学生积极投稿或专门出版学生科研刊物或学生论文集,可以让学生交流科研成果。学校要将学生科研作为综合素质考核的条件之一与学生的补助和奖励挂钩。开展学生科研创新能力评价,根据社会和用人单位普遍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新特点,在毕业生中开展综合素质和学生科研创新测评,测评指标做到能全面反映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业成绩,参加科研活动和取得科研成果以及潜在创新能力的基本情况。测评结果与毕业评优和就业挂钩,对测评结果优良的学生优先向用人单位推荐。这些做法对学生必然触动很大,能促使学生平时就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
6.造就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师资队伍
为了适应新的毕业设计教学体系结构、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必须全面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首先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师不仅要具备宽厚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具有很强的专业教学能力,这些知识和能力既要全面,又要具备结构上的合理性。合理的知识结构应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等,而合理的能力结构不仅包括专业能力,更强调作为一个教师所应具备的教育能力。其次,要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只有自身具备了较强的科研能力,教师才能够把学科前沿的知识和问题介绍给学生,才能把新的科研手段和科研方法传授给学生。最后,还需提高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间有着很多时间的近距离交流,因此教师的治学态度和科学作风会对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