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参考文献的重要性
2014年10月11日 | 作者: admin | 分类: 行业新闻
科学研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继承性, 因此学术论文作者在选题论证、调查研究时, 经常需要借鉴参考一些文献资料, 了解学科发展的现状与动态, 明确哪些问题已经解决, 哪些问题有待解决, 才能找准研究方向, 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发展, 并避免重复劳动。在总结和撰写论文时也需要参考文献支持、旁证自己的观点。因此参考文献是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 是学术论文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我国广大作者、编辑、读者却没有充分认识到参考文献的作用与价值, 参考文献引用和著录中错误可以说比比皆是。
1 著录参考文献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的作用与功能不少, 可以从作者、编辑或审稿专家、出版管理机构、读者4 个角度出发, 归纳为以下4 个方面。
1.1 保护知识产权, 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
科学研究工作总是要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的, 选题论证、调查研究、总结和撰写论文时汲取他人的研究成果是不可避免的。而参考文献正是前人研究成果的一种表现形式。著作权法第22 条明确规定, “ 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 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 并且不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也就是说, 在文后开列参考文献是论文作者的法律义务。只有将这些参考文献标示出来, 才能将自己的成果与他人的成果加以区分, 明晰知识产权, 免去抄袭、剽窃之嫌。在中国加入WTO、关注知识产权的时代, 更应重视参考文献的这种作用。
此外, 不经著作权人许可, 不向其支付报酬而引用其文献, 不能因受到法律保护而觉得理所应当, 向著作权人致谢是应当具备的基本道德准则。在文后标明参考文献,正是向著作权人致谢、对其劳动成果表示尊重的最好方式。
1.2 有助于评价期刊质量、筛选核心期刊
1 篇论文或1 份期刊经常被其它文献引用参考, 说明该论文或期刊所阐述的研究成果在相关领域有创新、有发展, 从而获得同行的认可, 有一定的影响面; 而被引用次数越多, 其影响面就越大。因此说, 参考文献具有评价期刊质量的功能。这种作用已被国内外文献工作者普遍认同,并运用于实践当中, 例如, 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编写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对国内核心期刊的认定, 把被引量和影响因子作为筛选的两个重要指标。
1.3 有助于判定论文的学术水平和选择审稿专家
将论文与参考文献的内容相对照, 能判别两者是否雷同, 论文是否有创新。此外从参考文献的语种分布可以分析论文作者对国内外学科发展的跟踪能力, 从参考文献的出版时间可看出论文作者对学科新进展的掌握情况, 从参考文献的数量可以了解论文作者知识积累的深度。此外,著作中的理论观点较为成熟和系统, 其内容趋于陈旧。捕获最新的科研进展和发展动态, 还有赖于学术期刊; 因此参考文献的类型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论文作者对学科发展的捕捉能力。从参考文献的著者及其期刊的影响, 也可反映论文的研究基础和学术水平。这些形式虽不是决定因素,但也可反映出一些问题, 帮助专家评判论文的学术水平。
正确选择审稿专家, 不但可以提高审稿结论的科学性、准确性, 也可免去对某课题并未有深入研究的审稿专家的尴尬。一位作者的论文经常被引用, 或引征时限短, 同样说明该作者的学术地位, 通过分析这些被经常引用论文,掌握该作者的专业范围, 就可以准确为每篇论文选择相应的审稿专家。
1.4 提供进一步检索相关文献的工具
1 篇学术论文有若干参考文献, 而这些参考文献又有若干参考文献, 由此追溯下去, 研究人员检索到的相关文献数量会以几何级数增长。这对于手头没有适用的检索工作的研究人员来讲, 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检索工具。另外,此法对于某一学科发展史的研究也非常有用。
2 参考文献引用与著录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2.1 参考文献数量方面存在两种不良倾向
2.1.1 规定参考文献数量
正是由于参考文献被用作评价期刊质量、筛选核心期刊的硬指标, 一些编辑部不得不硬性规定参考文献数量。有些作者碰到这种情况不得不东拼西凑, 将所参考文献的参考文献也拿出来凑数, 或者直接将所参考文献引用他人的原话写入文中, 即我们常说转引。在没亲自阅读过原文( 这也包括译文的原文) 的情况下, 牵强附会, 断章取义,歪由原意, 难免会闹出笑话; 严重者以讹传讹, 将错误传播开来, 造成恶劣影响。有些论文, 尤其是引用参考文献较少甚至没有的论文, 苦于没有参考文献, 把并未参阅的,已经融入著者自身的知识体系的、为大家所熟知的理论、概念、常识, 考证后列为参考文献。
规定参考文献的数量, 违背了科学研究自身的发展规律。各学科领域已有研究的数量和深度是不同的, 尤其在学科分化日益明显的今天, 一些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开展研究的时间不长, 文献数量较少, 参考文献数量少也是正常的。单一主题论文和综述论文相比, 内容涉及面相差较大, 参考文献数量也比较悬殊; 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参考文献数量也有明显差异。因此, 不能用同一个标准来衡量, 规定参考文献数量。
2.1.2 删减参考文献数量
持这种观点的人虽不多, 实际这样做的人却不少。有些作者参考了他人文献却未开列出来, 怕削弱论文的份量,怕因此造成抄袭之嫌, 也怕削弱了论文的创新性; 还有一种情况是, 对有些反面意见的参考采取回避态度, 怕论文因此也无立足之“ 据”。编辑、排版过程中, 为了节省版面, 或为了排版方便, 或为了免去核查著录有误的参考文献之劳, 人为删减著者所列参考文献, 以“ 参考文献略”代替。
2.2 对引用范围的认识存在差异
2.2.1 早期和近期发表的论文
由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将即时被引系数也作为筛选核心期刊的重要指标, 不少编辑部对参考文献的引征时间加以限制。科学研究的发展有其内在规律, 有的可能是学术观点不断丰富而成体系, 有的则是新理论完全取代旧理论; 有的学科发展迅速, 有的学科发展缓慢, 因此不能把以参考文献的发表时间评价论文学术水平绝对化。对大多数学科来讲, 引征时限越短, 能够表明论文主题是研究热点或学科前沿。但个别学科却恰恰相反, 如中医学。
2.2.2 专家大作与核心期刊
不少论文著者为了抬高自己, 只将专家大作与核心期刊中的学术论文列为参考文献, 完全不考虑参考文献与论文的相关性。不仅著者如此, 不少编辑部则认为这样的参考文献有说服力, 故也有类似要求。参考文献虽说是论文的起点, 但不是说起点高, 论文的水平就一定高。由于论文著者的研究能力不同, 对同一篇参考文献的引用深度不同, 参考文献对论文产生效果也就有所不同。
也有这样的情况, 有些著者为了博取编辑、主编的好感, 达到发表文章的目的, 大量摘录该刊发表的论文作为参考文献。不仅如此, 有些编辑部为了提高期刊的被引频次, 竟对这种行为加以鼓励。
2.2.3 非公开发表和待发表的文献
目前我国有关参考文献著录的标准和各学术期刊编辑部对参考文献的要求, 都对参考文献的类型有类似这样的限制, 即引用对象必须是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科学技术文献, 未发表的论文及资料、译文、文摘、转载以及内部资料、非公开发行书刊的文章及个人通讯等均不能作为参考文献引用, 但可以脚注形式标于文中。其理由有三, 一是此类文献不易获取, 不易考证; 二是这类文献的学术见解未得到确认, 以此作为论文的佐证, 缺乏科学性、说服力; 三是引用待发表文献、未公开文献有侵权之嫌。如果能以脚注形式标明, 则说明文稿的确引用这些文献, 上述理由是站不住脚的。
情报学认为, 情报交流分为正式交流和非正式交流,通过非正式交流渠道而获得的零次文献, 反映了正在研究课题的新进展或所遇到的新问题, 有较高的情报价值。如学术讨论会、展览会实物等能起到启迪作用, 新方法、新运用往往由此而来。这些非正式交流所获得的情报, 同通常指的参考文献一样, 完全可以成为著者撰文的依据。而且引用待发表的文献, 是缩短引征时限、加速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
2.2.4 引用形式与合理引用
目前尚无一个通用的判定参考文献合理引用的标准。198《 年我国文化部颁布的《图书、期刊版权保护试行条例实施细则》 规定, 作者引用作品的量在作者创作的作品中不得超过的1/10。著作权法也对合理引用作了解释, “ 引用的目的仅限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 所引用部分不能构成引用和人作用的主要部分或者实质部分;不得损害被引用作用著作权人的利益。” 上述两法分别从量和质两个方面界定了合理引用。但因为它们没有对参考文献的3 种引用形式: 直接引用、意引、一般引用加以区分,实际掌握起来还是很难。常常看到有些著者一字不落地、整段整段地抄录参考文献; 则有些著者完全照搬参考文献的结构和内容, 只是全部改成自己的语言论述, 这两种情况笔者实在难以称其为“ 合理引用”。
2.3 参考文献著录方面的问题
2.3.1 著录标准的多样化
现行的参考文献著录标准主要有2 个, 一是1988 年实施的国家标准GB7714- 《7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范》 ; 二是1999 年试行的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可是在此基础上, 又有中国高等医( 药) 学院校学报研究会制订的《文后参考文献编排规范》, 全军医学编辑学术委员会编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期刊编排规范》。标准越多, 会给著者、编辑、读者带来诸多不便, 也给文献计量学设置了障碍。
2.3.2 著录规则中尚有未尽事宜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范》 1988 年颁布实施, 一是不能包容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文献类型, 对印刷型文献不同的类型也没有加以区分; 二是没有规定图书作为参考文献应著录起止页码, 当读者遇到感兴趣的问题, 想通过参考文献查找原文对该问题的论述时, 必须全书通读, 耗费时间和精力, 并给偷机取巧者以可乘之机。《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范》 忽略了其他责任者、著录项目不详、参考文献文中标注等问题。有时著者明明已经著录了其他责任者和一些罕用著录项目的, 却因编辑在该规范中未找到样例, 被删掉了。而文稿中未标注参考文献序号的情况非常普遍。当读者想查找某一问题的由来时, 须核对全部参考文献, 相当麻烦; 研究者也无从确定该论述是否为著者观点, 相当一部分转引源于此。标注者依据《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范》 ,有的采取顺序编码者, 有的采用著者) ) ) 年代制也不统一。而上述对于顺序编码制, 只涉及了引用多篇文献的著录格式, 未明确单篇文献多次引用的著录格式, 著者和编者无章可循。有的期刊只列出一篇参考文献, 有些却作多篇处理, 这样必然影响学术论文和期刊评价的公正性。
2.3.3 参考文献的多个著者予以部分著录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范》 , “ 著作方式相同的责任者不超过3 个时, 可全部照录, 责任者超过3 个时, 只著录前3个责任者, 其后加- 等. 字或其他与之相应的字。” 这侵犯了著作权人享有署名权, 也会影响文献计量学中著者分析的可靠性。而国外一些期刊则已经采取全部著录的作法。此外, 著录项目遗漏、不准确, 格式不规范的问题,也时有发生。
3 提高参考文献引用与著录质量的对策
3.1 将参考文献列入审稿、编辑工作的重要内容
3.1.1 形式审查
形式审查即保证著录格式正确, 项目齐全、准确, 否则就参考文献成了无效引用, 成了论文的陪衬, 造成读者、编者无法查找原文。
3.1.2 内容审查
应将参考文献与论文内容进行核对, 严防抄袭, 严防祟引, 避免转引。著录方面的错误至少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搜索得以补救, 但内容方面的错误则是科学态度的问题。正因为如此, 由专人或专门的机构负责核对的方法并不可取, 这种核对只能是形式上的。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发展, 为审者、编者亲自核查提供了便利, 编辑应当积极引进。
3.2 修订完善参考文献著录规范和著作权法中相关内容
鉴于参考文献著录规范的有关问题, 建议有关部门尽快组织包括具体使用规范的编辑、文献研究的专家、知识产权问题的专家组成研究小组, 修订完善规范, 使著者、编者有章可循。各行业各系统不要再独树一帜, 不要再制订本系统参考文献著录规范, 尽快统一到国家标准上来。
3.3 实事求事, 不可对参考文献数量、发表时间、类型和语种等作出强制性要求规定参考文献的数量、发表时间和类型, 反映了编辑部治学态度不严谨。这类问题的存在扰乱了正常的科技管理秩序, 为文献计量学提供了虚假数据, 影响了文献计量学在科学评价方面的权威性, 及其对我国科研水平情况反映的真实性。
3.4 通过各种途径向读者宣传参考文献的重要性著者是论文的责任者, 也是参考文献的源头, 提高参考文献著录质量首先要从著者抓起。各编辑部可以通过稿约、讲座, 以及各类学术会议, 向读者宣传参考文献的重要性及著录原则、方法, 提高读者参考文献的引用、著录的水平, 减少编辑的工作量, 避免因参考文献问题返修而延长发表时滞。此外, 还应向读者讲授提高参考文献质量的技巧。例如, 由于科学研究过程是漫长的, 著者完稿时应该再次进行文献检索, 通过获取最新情报充实、完善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