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如何打击?学术造假的衍生难题

2014年09月26日 | 作者: admin | 分类: 行业新闻

前不久,科技部在官网发布通告,撤销原西安交大教授李连生2005年获得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项目,理由是存在严重学术不端行为。

这是我国“第一例”因学术造假被撤销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被誉为“国内学术打假第一拳”,显示了国家打击学术造假的态度和决心,对于遏制日益猖獗的学术不端行为,将起到积极作用。

学术造假乱象

李连生事件,仅仅是学术造假乱象的一个例子。近几年,学术造假事件不断涌现,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

原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陈进换个LOGO就成“汉芯一号”;原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杨杰将他人论文和课题列入申报博士点的材料中;原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胡兴荣严重抄袭复旦某博士的论文??从学生到教授,到院长、校长,甚至院士、长江学者也被卷入其中,学术造假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学术人群。

在某高校开展专题调研时,该校政治系自己进行的统计显示,“教授抄袭占30%,副教授抄袭占50%,博士抄袭占70%,本科生几乎100%。”

大量的论文抄袭还产生了专门做论文交易生意的网站。在搜索引擎Google输入“论文网”这个关键词,竟有112,000项查询结果。这些网站经营项目,既包括单纯的代写或代发,也有连写代发的一条龙服务。其业务范围很广,从实习报告到学位论文、职称论文等都可包揽。据调查,论文交易每年涉及金额高达10亿元人民币以上。

难怪有高校负责人很无奈地说,“抄袭非常严重,没有办法治理,已经到了法不责众的状态。”正是在这样的现状下,50%的科技工作者对于学术不端行为及其当事人,持宽容或同情态度;也正是在这样的现状下,大多数人对身边的学术造假行为见怪不怪,即使在学术造假行为被揭露出来后仍然三缄其口,而揭发、调查学术造假行为,就更加困难。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原教师杨军举报自己的同事涉嫌剽窃、一稿多投等行为,但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自己反倒被解聘,且至今无单位敢要。

举报李连生造假的西安交大教授为了取证,不远千里赶到被侵权的有关单位调查,知晓造假内情者却不愿在说明材料上签字。

而专门揭发学术造假的方舟子更是屡屡被揭发对象告上法庭,还不断接到恐吓信、恐吓电话、被人跟踪,甚至人身受到直接侵害。

“学术造假不除,中国的学术就没有希望了。”著名院士朱清时一直这样大声疾呼。

为何屡屡发生

学术界,特别是高校,一直被人们誉为“象牙塔”,本应是一块探求真知的净土,为什么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学术造假?有识之士认为,这背后,除了一些学者急功近利的道德因素外,更多反映的是学术管理措施、制度建设的滞后。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很多大学不切实际地提出几年时间里赶超“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对老师实行以论文和著作等数量为指标进行奖罚的制度,并把这些与职称评定、科研经费、重金奖励、职务晋升等挂钩,甚至以SCI论文数量多少评价科研水平。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一些人不惜违反基本学术规范,制造假数据炮制论文,或者是抄袭拼凑,基本不讲创新和质量。许多学者在所谓核心刊物上每年发表数十篇文章,平均约半个月写一篇论文。

著名学者易中天曾形象地把大学比作“养鸡场”:“现在的大学采取量化管理,规定老师们从讲师升为副教授,要发多少篇论文,从副教授升为教授,又要发多少论文。在这样的制度下,大
学里的老师变成了母鸡,根本没有心思好好做学问、好好带学生,光忙着生蛋发论文了。”

除此之外,学术评价体制不完善,也是学术造假的重要原因。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邢新会曾抨击说:“近年来,在大大小小的科研项目评审中,动辄找人,更有甚者科研单位领导牵头集体找人,重关系轻水平、‘政治挂帅’的不健康风气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这严重影响着科研项目评审的公平性,抑制了科研创新及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从大的层面来说,科研项目、经费的分配不透明,也助长了学术造假乱象。

人们常将地方官员到中央部委争取项目和资金称为“跑部钱进”。这种现象同样发生在学术界。近年来,科研和教育经费总量急剧增长,但这些经费中的大部分集中在主管部门和官员的手中,又缺乏必要的监管。他们的好恶就决定了项目和资金的分配。

一位“海归”科学家在个人博客上总结说:“回国后的经历表明,不走后门正常申请经费,会屡遭闷棍。而搞拉帮结派有后台的,尽管科学记录并不很好,却也不难得到支持。”

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对学术造假揭露不及时,使得很多学术造假现象难以得到有效识别,即使偶然被揭露出来,多数院校、科研机构也是态度暧昧,甚至姑息迁就,如果不是举报人一再坚持,如果不是舆论介入,大多会不了了之;坚持了,介入了,也多以批评、教育或者扣发奖金为主,最严重的也仅仅是撤职,无法对学术造假者形成足够的威慑。

就拿李连生事件来说。几年来,西安交大6名退休教授一直向各部门举报其奖项的造假问题,但他们的举报信大多石沉大海,校领导约见他们时甚至说,“这不光涉及到西安交大的脸面,也
涉及到国家的脸面。西安交大地处内地,2007年科研成果排名16来之不易,希望你们高抬贵手,不要搅黄了。”甚至连威胁利诱都用上了:“你们如果是为了利益,我们可以转达李连生们,让他们把教育部一等奖匀给你们一些。”

直到去年众多媒体尤其是《焦点访谈》报道后,西安交大才解除李连生的职务,并解除其教师聘用合同。

按高校问题研究专家熊丙奇的说法,对于校方来说,处理学术不端事件,一方面可能影响学校形象、影响自身政绩;另一方面,可能牵涉到诸多既得利益,包括申请课题、争取经费等。这就使得学术造假所付出的成本远低于所获得的收益,造假者更加有恃无恐,造假现象更加泛滥成灾。

改革评审体制

有识之士认为,破解学术造假难题,需要大学建立起一套制度化、科学的学术规范并广泛宣传教育,更需要从根本上转变目前已经严重扭曲的学术评价体系。

对国家重大科技计划立项和评估,专家们认为,应聘请德高望重、相对超脱的国内外同行专家参与。专家在受聘期间,不得申报涉及项目指南中相关的研究课题;评价机构和评审专家要对其评价意见负责,要经常到现场调查研究进展情况。

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认为,要给科研和学校必要的自主权,保证正常的科研和教学不受到外界的干预,更不要将科研和教学人员的职称、待遇、地位简单地与项目、经费、成果挂上钩。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田松撰文指出,应把学术管理从日趋严重的行政化中解脱出来。重质量和内涵,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学术质量评价体系。

田松建议采取国际学术界比较流行的科研计量评价法。依据这种评价方法,评价一篇学术论文、论著的质量可以依据两个核心指标:论文被引用次数、影响因子。

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院长郭雷院士则建议,遵循科技多样性的客观发展规律,进行具体的管理与评价:对基础研究成果,应依据其对学科或科技发展所起的实质性推动作用,主要由公认的学术组织和学术团体来评价奖励,而对技术和应用研究成果,应该考察其实际应用效果和推广情况,主要通过市场机制等来评判和奖励。

专家们认为,运用科学的考核标准评价体系,挤干学术泡沫,避免学术浮躁,引导更多科技工作者以皓首穷经的治学态度,真正投入到具有开拓性、原创性的学术创新中来,才能从根本上铲除滋生学术造假的土壤,还学术一片净土。

据悉,近年来,学术造假已经引起中央高层关注,教育部先后成立了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学风建设协调小组,各个部委相继下发遏制学术不端的文件,掀起整顿学风的运动。教育部还正在起草有关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的若干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