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研动态

对学术造假现象的反思

2014年04月09日 | 作者: admin | 分类: 学研动态

黄禹锡, 被公布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两篇关于胚胎干细胞系克隆技术的论文确属伪造 ; 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张志安于2005年12月15日在中华传媒网揭露汕头大学胡兴荣教授的中国传媒业呼唤权威型经理人严重抄袭了他的传媒职业经理人初探, 胡兴荣因此主动辞职; 一些老师在学生递交的课程论文中发现了几篇全文相同的论文, 他们或者互相抄袭、或者共同抄袭别人发表的论文, 甚至有的学生为了掩盖自己的抄袭, 竟然在学校图书馆的杂志上赫然标明此文已用, 请不要再用等语句。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 学术造假已经分布于整个学术界, 如果任由这种现象扩散, 学术前景又将怎样? 进一步说, 国家又将依靠什么发展? 依靠什么提高综合国力? 毋庸质疑, 我们应该认真反思这些现象。

1、学术造假的类型

古今中外常见的学术造假类型主要有三种: 其一,伪造型。此种造假主要依靠自己的主观想像, 而非实际的实验和调查研究, 从而编造科学活动中不具备真实性的现象、数据, 具体有捏造、篡改、拼凑等行为。如上述案例中, 黄禹锡关于胚胎干细胞系克隆技术的造假。其二, 抄袭、剽窃型。国际上关于抄袭、剽窃的认定标准各不相同, 如, 我国有些高校规定: 平时论文中抄袭篇幅超过总篇幅的50%; 毕业论文、设计中抄袭篇幅超过总篇幅的30%; 由别人观点构成自己学术作品的全部、核心或主要观点的; 由他人替自己撰写论文或替他人撰写论文的。但哈佛大学关于抄袭的规定更加严格: 抄袭是一种说谎、欺骗、偷窃的行为, 指的是你将原始资料的信息、观点和句子直接用于你自己的文章中而不做标注。按照这种标准, 我国学术界在教材编写方面很多都应属于抄袭, 而那种把不同文章中的观点加以揉合而成型的论文亦可属于抄袭, 胡兴荣案例只是一个典型、明显的抄袭事件。其三, 重复自我型。在学术界, 常常有一些科学研究者确实发表了货真价实的文章, 但其后陆续发表的文章几乎都是以前篇为原型克隆出来的摹本, 或者只字未改, 仅只换个标题; 或者大段选用, 再加入一些无关紧要的语句, 整体上并未突现新思想; 或者换个角度, 对原有词句重新组织编写, 实属换汤不换药。这种现象看似没有抄袭, 实则是一种变相的造假, 它对整体学术的发展、对自身学术水平的提高、对其他学人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2、学术造假的原因分析

2. 1 科学职业专门化所衍生的负效应

科学作为一种专门的职业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形成过程。在科学研究的早期, 即使在17世纪, 当英国已经成为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的时候, 从事科学研究的许多科研人员也只是把科学研究作为业余爱好, 他们并不单纯的依靠科学研究所获得的报酬维持自己的生存, 在社会上, 这些科研人员往往另有其它职业, 如培根是掌玺大臣, 哈维是御医, 波义耳是贵族, 牛顿是大学教师等, 这种状况直到19世纪在英国还存在, 像当时的地质学家赖尔的职业就是律师, 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在19世纪30年代访问英国时曾说过: 在英国”只不过有广泛分布的业余活动”。这种业余式的科研活动更多的满足了科研人员的好奇心、娱乐心, 科研成果的多少与维持生存关联较小, 因而很少产生大面积的造假现象。但是这种业余式的研究往往因个人的喜好、资金等因素会导致研究中途停止, 使得科学活动不能持续进行。1666年, 法国皇家科学院成立, 虽然成员仅限于少数精英人物, 但他们专职从事科学研究, 此时的研究已经不是自由的业余爱好, 由于国家对科研的资助, 其研究方向也要满足国家教育、工业方面的需求, 科研人员初步成为职业化的研究人员。至19世纪, 随着科学生产力作用的显现, 科学活动的专门化、职业化日益成熟, 国家的科研机构、大学、企业产生了一大批以科学研究为生的人员。特别到了20世纪中期, 随着“小科学”向“大科学”的转变, 国内、国际大型的”科学共同体”不断产生, 如”阿波罗登月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等, 科学研究的专门化、规模化、科研人员以及科学研究成果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这种大规模的职业化研究从科研人员自身的生存、科研经费的筹集和社会客观对成果的渴望需求上都需要科研人员多出成果, 而相反, 在今天, 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 科研经费的短缺, 众多的科研人员很难早期在较短的时间和较少资金投入的情况下做出科学发现。没有科学发现或很少的科学发现将会直接影响个人收入、科研经费、名誉甚至已有的岗位及生存, 而对一个毕生把科研作为职业的人来讲, 还有什么比失去这些更可怕呢? 于是, 学术造假就成为某些科研人员为了保住已有的一切, 或为后续能获得更多的需求满足不惜铤而走险的一种侥幸、便捷的方式。

2. 2 社会活动中的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来自“新旧约全书” 马太福音第二十章, “因为凡有的, 还要加给它, 叫他有余, 没有的, 连他所有的, 也要夺过来”。在学术界, 这种马太效应主要揭示了学术研究过程中的优势积累效应。作为在某一方面有了科学发现的研究人员, 一旦他的研究被“科学共同体”及至社会承认, 那么, 他以后的研究成果, 即使在严格意义上并不能达到高水准, 学术界甚至整个社会都会给予较高评价, 而这种评价所带来的声望和报偿往往超出了其学术研究范围, 形成学术成果“名利”更多的学术成果式循环, 且在学术界及社会上产生名人的光环效应。哈格斯特洛姆在他的“科学共同体一书中指出: ”那些在过去做出优秀成果的人好像在将来更容易因工作良好而得到报偿(即使别人因先于他而完成这项工作) ; 而那些不出名的, 大约仍然不会出名 在马太效应下, 少数有名望的专家学者更易获得大项目课题, 而其团队也往往是人才的集中地, 科研经费的来源渠道多, 科学研究被关注和科研成果发表的能见度高。与此相反, 名不见经传的大多数科研人员从课题的申请立项、科研经费的筹措, 科研论文的发表都相对较难, 甚至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在种情况下, 有些科研人员仍然默默地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耕耘、脚踏实地的研究, 不求一时回报; 有些科研人员通过加入专家学者的研究团体以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获得相应地回报; 而有些科研人员却采取快速积累的方式, 在短时间内取得大量的科研成果。不能否认,的确有些科研精英可以通过后一种方式正当的成功,但是要大多数数科研人员在短时间依此种方式正当的成功是很难的, 从学科研究认识、把握的程度, 到经费投入、仪器设备的先进性及其整个研究过程来看, 学术研究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 速效出成果往往违背学术规律。然而, 有些科研人员在马太效应促使下,对没有进行系统研究和论证的巨著快速出版, 对捏造的实施数据经过加工整理形成论文迅速发表, 把网上下载的多篇文章加以拼凑变成自己的成果, 如此种种现象推动着学术造假的泛滥。

2. 3 科研奖励机制及职称评审机制的相关性影响

随着国家对科学技术的重视以及高新技术对国家综合国力提高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的贡献率在世界各国都在不断上升, 因此, 作为科研院所及高校必然会围绕快出科研成果而制定相应政策。于是, 年终的奖励、职位的保全、职称的评审甚至各级学生的毕业论文及相关要求都往往以定量化的论文、专著为标准, 这样的标准本来具有客观而非人为的公正性。然而, 这种公正性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科学研究本身的特点和规律, 在科学研究的早期( 17、18世纪), 科学更多的是私人的事情, 大众对科学的认识也只是一种静态的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但是到了20世纪以来, 科学已经从原来的小科学变成了大科学, 其本身具有了很多新特点, 如它是一种探索研究的动态活动过程, 需要一定的时间, 有的甚至需要几十年的时间; 它是一种社会建制, 需要多个实验室、多个国家之间的协作; 它是一种发展生产的工具、手段, 能够带给社会巨大物质财富, 同时, 初期研究的巨大经费投入也需要社会的资助。随着这种科学研究特点的变化, 相应地社会对科研人员的要求也在变化, 那种只以其科研成果多少的传统式静态评价标准也应变化。在今天, 从科研硬件来看, 进行创新性研究就必需具备合理的时间、大量的经费和先进进的仪器。而目前的科学研究如果以一年或较短时间为限度, 其实很难产生划时代的科研成果,况且很多各级各类科研经费也只是被少数人所拥有,面对这种状况, 按政策要求要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达到一定的科研成果才能保住科研人员的既得利益、维持科研活动的继续开展, 对于许多科研人员来讲在实际层而是很难操作的。那么, 当实际不能达成此目标时, 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 许多科研人员就有可能进行学术造假, 而宠大的出版系统, 出版的审查不力, 社会对造假的宽容、漠视等因素与以上各方面相呼应, 从而形成了一种学术造假的合力。

2. 4 科研人员自身职业道德水平的下降

在当今社会, 团体和个人普遍具有占有大量物质财富的欲望。马克思在1857- 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指出, 人的依赖性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 在这种社会形态下, 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 是第二大形态, 在这种社会形态下, 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往, 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 是第三个阶段。 在这里, 马克思根据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发展状况, 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而据此分析,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处在物的依赖性社会, 在这种社会, 人虽然具有独立性, 但由于社会不能满足人生存和发展的一切需要,个人财富的多寡在很大程度上便成为衡量团体和个人实力、地位的重要标准。因此, 科研人员为了满足自身对金钱、名誉、地位等个人利益的需求, 如果通过认真的学术研究并无不可, 但实质是有些科研人员在自己不能正常多产的情况下, 却以巧取豪夺的方式把他人的文章、思想、观点置于自己名下以满足自己的私利性, 再加之政策、管理方面的漏洞, 从而助长了某些科研人员无视学术道德规范, 道德水平不断滑坡以致形成当今的泡沫学术现象。

这种学术造假现象一旦不能有效控制, 在学术界内部, 一方面将会败坏学术风气, 打击认真、求实研究的科研人员的研究热情, 相反的可能刺激许多人模仿此模式以求不劳而获, 很多研究必然会徒有虚名; 另一方面将会导致一个国家学术发展的停滞, 甚至倒退, 与国际整体学术水平的差距会不断增大, 前苏联在20世纪上半期正是因为推行李森科学说而使其遗传学落后世界30年。在社会上, 这种造假风气将使公众丧失对科学以及科学精神的认同, 到那时, 公众还会把大量的资金投入科学研究吗? 科学还会是 第一生产力吗? 科学将怎样继续发展? 而更重要的是, 在当今世界, 国际间的竞争在于综合国力的竞争, 而综合国力的竞争很大程度在于科技的竞争, 科技的竞争的关键在于科技创新, 扼杀了科技创新的假学术又如何承担提升综合国力的重任?

当然, 由于学术造假涉及到科研主体、主管部门、政策、机制等许多相关因素, 而要遏制学术界的造假风气也必然是一个系统工程。近几年, 随着学术规范化的发展及打击造假风声的高涨, 我国相继出台了保护知识产权的一系列法律法规, 如知识产权保护法、专利法等, 随着相关法律体系的逐步完善、社会对学术造假的鄙视和打击以及科研主体自身道德水准的不断提升, 一个相对洁净的学术界必定会创造出大量的自主创新性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