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造假,有多少“中国版”
2013年11月25日 | 作者: admin | 分类: 行业新闻
前不久,一幕“黄禹锡事件”,不仅令韩国科研界蒙羞,而且令整个世界为之震动。被称为韩国“克隆之父”的黄禹锡于2004年和2005年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中有关人类胚胎干细胞的研究成果被证明是子虚乌有后,引起韩国上下一片哗然。首尔大学决定撤销他的教授职务,首尔地方检察厅决定以欺诈罪、挪用公款罪及违反《生命伦理法》罪名对其提起诉讼。从“民族英雄”一夜之间沦为“科学骗子”,这种从天堂到地狱般的巨变不仅对黄禹锡本人是沉重的打击,而且使人类克隆科学研究遭受重创。
其实,学术造假并非韩国所独有,也并非仅外国才有,最近,中国版“黄禹锡事件”被彻底揭穿——上海交通大学“汉芯”系列造假案成为又一起极端恶劣的学术造假事件。从媒体已披露的情况看,“汉芯”研制人陈进的造假“天才”更令人叹为观止,其造假的“量级”之高、手段之恶劣、国际影响之坏,断不亚于韩国的“黄禹锡事件”。面对不断揭露的学术造假行为,人们在质疑、耻笑“黄禹锡事件”的同时,不禁要问:学术造假,有多少“中国版”还在上演?
触目惊心的“汉芯”造假黑幕
出于追逐名利或其他难以示人的动机,自古及今,造假现象在各个国家、各个领域都不罕见,科学技术界的造假之风也并非始于今天。但纵观古今,横察中外,如“汉芯事件”如此有计划、有步骤、有“胆量”、有“创意”的造假,却很少有与之比肩者。
据调查,上海交大原微电子学院院长、汉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进在负责研制“汉芯”系列芯片过程中存在严重的造假和欺骗行为,以虚假科研成果欺骗了鉴定专家、上海交大、研究团队、地方政府和中央有关部委,欺骗了国内外的众多媒体和公众。
原来,陈进负责的汉芯团队实际研制出的“汉芯一号”,是一款208只管脚封装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芯片,由于其结构简单,根本不能单独实现指纹识别和MP3播放等复杂演示功能。但为蒙混过关,骗取项目成果通过鉴定后的一系列好处,2002年8月,陈进从美国摩托罗拉旗下子公司买来10块小芯片,找来几个民工将芯片表面的“MOTO”等字样用砂纸磨掉,然后找浦东的一家公司打上“汉芯一号”字样,通过种种关系,加上“由国
内设计、国内生产、国内封装、国内测试”等种种假证明材料,骗取了国家科技部、信息产业部、国家发改委等方面的信任。并于2003年2月26日,蒙骗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公室,邀请国家有关部委领导和专家在上海锦江小礼堂召开新闻发布会,预先安排在“汉芯一号”演示系统中使用从美国买来的印有“汉芯”标识、具有144只管脚的小芯片,而不是提供鉴定的208只管脚的“汉芯一号”芯片由专家们进行了鉴定。就这样,“汉芯一号”成为“中国首个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DSP芯片”。
随后,汉芯公司员工在陈进的带领下,开始了花样百出的项目成果申报。由此,一块假的DSP芯片变出许多项目,诸如个人信息终端SOC、指纹识别系统芯片、身份识别系统芯片、数字证书SOC、银税一体机SOC等。为保证项目立项,陈进授意在公司四周贴满他和国家部委领导的合影,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来公司现场考察时,又将大批在校学生安排在公司的多个办公室,借以显示公司“研发”队伍阵容的强大。项目立项书签订后,汉芯公司根本没有能力实施,陈进会干的,就是在拨款到账后组织员工大规模地外出旅游,钱花光后继续其他项目的申报。于是,一项项虚假的“创新成果”相继推出:“汉芯二号”是受某公司委托定制的DSP软核,汉芯公司虽然完成了设计,但核心技术不为其所有;“汉芯三号”是对“汉芯二号”的简单扩充,实际情况与汉芯公司宣称的“已经达到国际高端的DSP设计水平”的说法根本不符;“汉芯四号”是一款使用了其他公司中央处理器的单核系统芯片,不含汉芯DSP核,与汉芯公司关于“汉芯四号”是双核芯片的陈述不符??就这样,汉芯公司在陈进的带领下,凭着一块假的DSP芯片,骗取了上海市政府和国家相关部门的信任,在没有产品、没有销售收入等情况下,竟然获得了“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创新奖”等资质,“汉芯”也被视为中国走上自主创新道路的一个标志;陈进本人也捞取了“上海交大校长奖”、“上海市科技创业领军人物”、“上海市IT十大新锐”、“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依靠这些造假造出来的“光环”,陈进等变本加厉地编织着一个又一个的“汉芯”谎言,将原本虚无的“气球”无限度地吹涨。短短3年,汉芯公司共向国家各个部门成功申报项目(包括上海交大的项目)40多次,申请国家专利12项,骗得无偿拨款1亿多元!
2006年1月28日,科技部、教育部和上海市政府成立了专家调查组,很快便揭穿了“汉芯”的“画皮”。上海交通大学决定,撤销陈进微电子学院院长职务及教授职务任职资格,解除其教授聘用合同;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决定终止陈进负责的科研项目的执行,追缴相关经费;教育部决定撤销陈进“长江学者”称号,取消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资格。就这样,一个令人敬仰的“科技精英”一夜间成了万人唾弃的大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