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研动态

影响论文写作质量的因素分析

2013年09月22日 | 作者: admin | 分类: 学研动态

1、写作态度

态度可以认为是个体对特定社会客体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有的稳定的、评价性的内部心理倾向,并表现为对外界事物的感受、情感和意向。态度与行为的关系研究表明,态度对一个人的心理与行为具有多方面的影响与作用,比如,态度影响判断、影响积极性、影响耐力、影响工作效率。心理学家等人甚至认为行为是潜在的态度的表达。论文写作作为一种行为,其状态和质量直接受写作态度的影响。学生的写作态度是在论文撰写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通径分析结果显示,毕业生写作认识和写作态度都对论文成绩产生影响,他们的总效应值分别为0.039-0.249,论文准备时间影响作用更是最强,其直接效应值为1.081。这表明学生写作重视程度越高,论文成绩越高;学生写作态度越不认真,论文成绩越低;论文准备时间越长,论文成绩越高。可见,端正的写作认识、积极的写作态度可以饱满写作情绪、激发创造思维、提升写作效率,从而有力提升论文质量。相反,消极懈怠的写作思想、马虎了事的写作态度则直接导致毕业论文中出现大量原文抄袭、概念模糊、实验操作省略、数据处理马虎等有损论文质量的现象。卫生管理专业作为医科院校中的“软学科”,近年来就业形势渐趋严峻,许多毕业生最后一学期都是在岗位实习、就业招聘之中不停奔波,其中不乏大量异地实习。如此一种不稳定的状态给毕业生论文写作带来了许多客观上的困难、学生的个人情绪也常有波动,这些都直接影响学生的写作态度,从而影响论文质量。机制主要在论文格式、内容要求等方面,在开题、中期考核、答辩等环节确定规则,确保各项工作在规定尺度内进行;

(1)引导机制主要在于建立制度保障和评价标准,尊重学生的劳动和尊严,引导学生创新,鼓励学生通过论文写作积极寻找学以致用的社会价值,形成优秀论文。

(2)约束机制主要在于通过制度规章确定论文写作时限和写作规范,明确指导教师职责,禁止文章抄袭等失范行为。

2、卫生管理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控制模式在论文质量控制模式中,将毕业论文写作过程划分为九大环节,并结合定性、定量调查结果和影响因素分析,明确各环节的任务和关键控制点,为卫生管理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提升提供保障。

3、卫生管理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前”质量控制写作培训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一环。然而,在定量调查中 89.2%的毕业生“没有参加过写作培训”,在定性访谈中多数学生认为“毕业论文写作的最大压力来自于缺少指导,没有方向”,因此,将此环节内容定为“熟悉写作要求,提高写作能力”,关键控制点设为“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并且在指导教师访谈中,大部分教师认为毕业论文的指导应该贯彻毕业论文写作始终,有必要将毕业论文的质量管理提前到论文写作之前。按照“早接触、早熟悉、早提高”的教学理念,在运行步骤上将“学期 3 门专业课中设置写作培训环节;在文献检索课、社会调查与方法课中介绍论文写作知识,并纳入教学计划”,以便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完成写作培训工作。写作动员是在毕业论文写作前帮助学生树立写作认识,端正教师指导态度的重要环节。通径分析结果提示,说明写作认识越提高,论文成绩越高;写作态度越不认真,论文成绩越低。可见,良好的态度是论文质量的有力保障。因此,在这环节设计中将“提升写作认识,端正写作态度”列为环节主要内容,将“增强学生、教师写作认识”设为关键控制点。动员以座谈会的形式开展,主要介绍论文写作46评阅,最后得分取两人评分的评价数。”归档是将论文整理保存的环节,做好毕业论文的存档工作可以便于回顾和评价论文质量,并为论文质量管理提供依据。对于教学单位来说,历年毕业论文的保存和整理十分重要,要定期进行文本分析,查找不足、寻求对策,促进卫生管理专业本科论文质量不断提升。因此,该环节的控制内容包括“建立纸质档和电子档”;关键点在于“确定制度规范,做好监督检查”;在运行步骤中要求“教学系对每年毕业论文的总体状况进行论文分析,并提交分析报告”。45撰写完成论文主体部分的写作,是关乎论文质量的关键一步,是写作能力和态度的集中体现。定性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毕业论文写作周期较长,在缺少指导、监督和遇到写作困难的情况下,写作情绪很难一直饱满,特别到后期马虎、敷衍的写作态度十分普遍;优秀论文获得者认为成为优秀论文的最主要原因是“教师指导,在写作的每个环节都可以得到教师指导是最能够提升论文质量的”。大部分教师认为教师的指导态度不仅间接影响其指导论文的质量,更可以通过影响学生的写作态度从而直接影响论文质量。因此,在这一阶段既要求学生要有积极的写作态度、良好的写作能力,也要求教师积极有力的指导。在控制环节设计上,将“学生写作能力和学习态度,教师指导态度”设为关键控制点;在运行步骤上,要求学生定期向教师汇报写作进展,并且在学习小组内相互审阅,同时对于带教质量高的教师给予一定奖励。

4、卫生管理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后”质量控制答辩这是毕业生汇报写作成绩、展示研究结果的阶段,同时也是教师集中指导论文的环节,答辩也有助于毕业生相互交流写作感受、分享科研经历。在定量调查中,65.5%的毕业生认为“答辩有助于提高论文质量”。文献复习得知,目前论文答辩主要有三种形式:指定答辩、随机答辩和全体答辩,同时还有院校在答辩的组织安排方面,坚持严格、公平公正,实行预答辩、专业答辩和校级答辩的三级答辩制度[30]。因此,为了保证答辩的实效性,在环节设置中要求“明确制度保障,突出教师指导”;在运行步骤中要求实行“全体答辩”,并且答辩委需依照百分制对论文评分。论文的评阅环节是对论文的客观定位和综合评定。“量化分级评分”方式中模块化、分单元的评价方式有助于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评定的科学化、准确化。因此,在论文评阅控制环节设计中要坚持“评分与评语结合”、“量化分级评分”的评阅要求。该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在于“确定制度规范,做好监督检查”;在运行步骤上要求“成立论文评阅小组,规定每篇论文须两名中级以上职称教师统一44对于卫生管理专业的重要意义、论文写作的资料收集、教师沟通技巧等将学校、院系加强和重视毕业论文写作的思想传达给学生和教师。同时,发放“毕业论文写作日历”,督促学生按要求完成工作。

5、卫生管理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中”质量控制选题是正式展开毕业论文写作的第一步。定性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论文写作中最困难环节的在于选题”,定量调查提示,在“选题来源”中,分别有58名(41.7%)和61名(43.9%)的毕业生选题来自于“个人体会”和“实习单位资料”,20名(14.4%)毕业生表示论文选题来源于“学院老师指导”。可见,目前在卫生管理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选题困难较大且获得的教师指导较少。因此,在该环节质量控制设计中将环节内容列为“收集写作资料,确定指导教师”;关键控制点设为“提高指导教师责任意识”;具体运行步骤规定为实行“双向选题”的方式。这样可以有效保证选题质量,既避免同学间选题的重复,又有助于课题与教师科研内容相结合,方便教师指导,为论文的科学性和创新性打下良好基础。开题是学生整理文献材料、梳理论文设计思路的形成阶段,对论文质量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在这一环节内容中要求学生“提交开题报告”,既是有助于端正写作认识,也有利于加强写作的管理;关键控制点在于“制度规范,做好监督检查”。实施这一环节操作时间较长、资料整理任务较重,写作者需要完成文献查阅、资料整理等工作,如果是调查研究类文章还要完成数据收集、整理、录入、分析。通径分析结果说明,论文准备时间影响作用最强,准备时间越长,论文成绩越高;有无指导教师是对论文成绩既起直接作用,也起间接作用,没有教师指导,论文成绩越低。可见,在这个论文写作提供和制造“原材料”环节,教师的指导作用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此环节的关键控制点突出强调“教师指导”;在运行步骤中一方面要求“指导教师每月联系学生一次”,另一方面要求“成立学习小组,组织学生学习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