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抄袭学生获“红点奖”的几重反思
2012年09月17日 | 作者: admin | 分类: 学研动态
素有国际设计界“奥斯卡”之称的“红点奖”,日前花落武汉高校。本该好好庆祝的一件事,却在网上引发轩然大波。起因是,网友在微博曝料,称获奖作品”赤果果’地抄袭学生的毕业设计”,矛头直指获奖者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教授石元伍。(9月14日人民网)
“红点奖”是国际设计界的“奥斯卡”,这对于一些设计界的圈内人士来说,无容置疑。一个大学毕业生的毕业作品,能最终拿到这样一个奖项,确实殊为不易,除了个人的才气和悟性,也应该和学校的培养密不可分。但让人感觉如鲠在喉的是,该学院设计系的教授石老师竟然直接就把学生的毕业设计成果拿过来占为己有了,这确实有点让人感觉不能接受了。
如果是和学生共同设计,老师在其中确实起了指导的作用,那么在报名参加设计大赛的时候,理所当然的要把学生的名字加上,而且要注明是第一作者,但我们的石教授理所当然的就把自己和一个研究生的名字给加上了,原创作者根本就没有份,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说石教授抄袭学生作品,一点都不为过。
类似教师抄袭学生作品或论文的情况其实在大学校园并不少见,为什么大学教授敢公然抄袭学生的作品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不容忽视:
首先是,在现代的大学校园,尤其是教授和研究生之间的关系,很多已经变成服务和被服务的公司老板和员工的关系,学生的很多实习以及科研活动,完全是围绕“老板”――他们的导师来进行,也就是说很多的实践实习都是要在导师的名下才能进行,虽然他们并没有给与什么具体的指导,但是在挂名的时候,一定是导师在第一位,学生是排在第二位的,这已经成为很多学校的“明规则”,因为有导师的名气,很多学生做的项目才会有市场,有名位。
其次,学校对于教授涉嫌抄袭,不能遮遮掩掩,也不能放宽惩罚尺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抄袭对于一个学者来说,一旦沾上,无疑就是学术上最大的污点,也相当于在学术研究上被判了“死刑”,所以对于一个有着严格学术操守的大学来说,对任何形式的抄袭都得坚定地说“NO”,而根据目前最新的消息,涉事的教授已经被停职,等候处理,对于学校的态度,社会舆论是欣赏的。
最后一点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学生如此优秀的设计作品,为什么是通过教师的抄袭和送选最后才获得了国际大奖,这给人很多思考,其中如何让学生的设计成就能有更多机会和通道到国际上参加比赛,学校在这方面应该可以做的更多。
一个设计界的红点大奖,折射出很多教育界的黑点,面对教授抄袭和学生设计才华的埋没,或许教育部门可以思考的东西还很多……